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219|回复: 6

月季枝上开牡丹,桂花树下结石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6-7 12:04: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随笔
                                     月季枝上开牡丹,桂花树下结石榴
                                    读《双皇》《繁花》《炸裂志》札记

          在如今这个人们走到那里,都可享受到WIFI带来的购物、聊天、发微信、看微薄的方便、好处的同时,悠久的纸质读物不再青睐、红火,而是备受冷漠,越来越低迷,不过,就我这个五十而知天命的60后来讲,可能是早年接受传统教育、传统文化较多的缘故,却对有形的精神产品,一往情深、宠爱有加。
        夜晚的灯光下,躺在床上,读读西川、多多、食指、韩作荣、李小雨、雷平阳、简单、一地雪、黑女等等的诗歌;或者,白天的办公室里,端坐在办公桌前,看看贾平凹、陈忠实、张贤亮、王蒙、冯骥才、刘震云等等的小说,成为自己除“一日三餐”之外,种生活、熬日子的必需。     
        记得1979年夏天的那个暑假,为能够拿读到镇上新华书店柜台里的一本英国作家伏尼契的《牛虻》我便和对门的王家学友背着家人,趁着7月的月光,去偷生产队仓库院里的废铁,换回了买书的六毛五分钱。35年后,我不再为买书的钱发愁,尽管,妻子每每见到我在【当当网】、【亚马逊】里购书时,一脸的不悦,我还是无法缩回欲望的手、膨胀的心。
         今天我在这里谈到的《双皇》、《繁花》、《炸裂志》,便是去年8月份到现在,2014年4月,也就是农历甲午年三月,断断续续读过来的三本最新的长篇小说。

         读小说与读诗歌,感触、体会是不同的。一首好的诗歌给人的快感、美悦是一瞬间的,而精彩的小说,尤其是精彩的长篇小说,留给读者的深刻印象是久远、绵长的,有时候,甚至是终生,一辈子的记忆。

        小说,传奇诱惑、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真实唯美的环境场景、细腻丰富的内心独白,使你手不释卷,欲罢不能。

          去年12月份,当我掀开江西省作协副主席程维的新书《双皇》,被这位集画家、诗人、小说家三顶桂冠于一身的横溢才华所折服。铺开一个悠久的,为人熟知的悠久历史故事,突破传统的写作模式和思维,对【荆轲刺秦】进行独具匠心的翻版,创新,提升。让读者在虚构的意识里,体会黑色的年代黑色的天空黑色的城邦;体会奔跑着黑色的战马黑色刺客冰冷的利剑;体会真假皇帝、王妃的梦思夜想;体会丞相、武将的勇敢、忠诚;体会亡国太子复国的仇恨、见证、小姐、女婢、侠客、铸剑师的爱情、手艺, 让热血、侠义、肝胆、赤诚、开花。
  
  洋洋大作引导你步入了一个陌生而充满神奇的叙事地带。一篇小说有无看头,在于构思的技巧是否新颖、别致、精巧;在于文字语言的流畅、优美,生动;在于人物的真实、鲜活、可爱。

          读《双皇》,我花费了五个月的时间,五个月读一本30万字的新历史小说,不算短也不算长。走马观花是为猎奇,漫步品读才会处处惊心、章章(张张)拍案,节节醒脑,长见识。尤其是,作者那诗歌般有优美、流畅、富有节奏感掷地有声的叙事语言,营造了大气、恢宏、壮观、美凄,静雅的环境、场面,衬托了故事的趣味性,可读性,刻画了人物肖像的真实感,生动感,鲜活感,灵动性。

         作者在后记中留下了:“不必为写作辩护 ”感言,让我走出姚雪垠《李自成》的正统模式的束缚,对历史小说,对自己的阅读,对自己的见识,有了一个全新全新的提高

        “他的军队像刻在大地上的伤痕,他不断挥舞这条鞭子,使大地伤痕累累,哀鸿遍野”。
        “红与黑在战场上,如水与火交战,各不兼容。只见黑色的狂潮席卷大地,任红色怎样顽强抵挡也无济于事,黑色渐渐冲散了红色,把红色吞没。如同黄昏的黑暗大地收敛落日之血,它深邃而广袤的刀一样的月舌,足于舔尽风上的最后一抹血红”。
        “这些黄土般的汉子缺的是水,只要有水,就能揉捏成型。我用血来使他们成型”。
        “赵牧的影子,像一匹布在风中逐渐展开”。
        “风从弦上滑过,落下血。血被阳光托住,安放在干燥的泥土上,仿佛一种高贵仪式”。
        “从体内砍出的血像红布一样飘出来,在黑暗中破碎,星星点点......”。
        “攻城的军队盔甲沉重,在弥漫的灰尘里被肉身扛着走——搬动铁,搬动战争”。
         “他们在金色的光影里冲杀,在银色的戈矛喋血,让马匹驮走胜利,大地承载死亡”。
         “太阳像一驾在焚烧中奔跑的黄金马车,焚烧加快了它的速度——马车驮着白昼的尸体在大地上巡游,把火焰带向远方”。
         
           这就是书中的句子,带给读者是一种酣畅淋漓的精神盛宴。

          在阅读《双皇》的之前,现任《上海文学》常务副主编金宇澄的地域性长篇小说《繁花》,为自己的近40年的阅读,也增添了绚丽的色彩和无尽繁华景致。

          4月16日夜,当我白亮的节能灯下,意犹未尽地合上《繁花》的最后一页时,睡意全无。用了8个月的闲暇时间,终于读完了这本我认为最琐碎、最生活味、最诙谐有趣,最为有文字功底,国学内涵、文化气息、优雅精致的城市小说,值!

行走在作者的简洁、凝炼、老道、娴熟的语言叙事里,看到了繁花似锦的江南大都市的每一条街道每一条里弄每一栋楼房每一处大杂院里的男男女女,沪生、阿宝、陶陶、雪芝、梅瑞、芳妹、小毛、汪小姐如在眼帘,可亲,可爱,可交。
     
     《繁花》不仅诉说了六十年代的少年旧梦,人间烟火、璀璨斑斓;还描绘了九十年代的声色犬马,灯光交错、举杯换盏。

      两个画面,两种场景轮流切换,精彩故事、各等人物,好似流水席,一场接一场,繁茂淋漓。那时的人情世故、风土民俗,家长里短,打情骂俏,都留在了视觉里。

       我被金先生的不紧不慢、娓娓道来的叙述而打动。工厂、车间、集贸市场、饭店、影院、宾馆、医院、酒吧、KTV\,,交谊舞、贩卖文物、纳凉、买菜、洗澡、偷情、结婚、祝寿,探亲、访友,生老病死,烦烦杂杂、芸芸众生,如繁花盛开。
      
       其实,在我的阅读惯例,或者习惯中,是最为烦读隐晦、难懂的长句子的。而金宇澄先生的小说里,短句、短语、箴言、歌词、古诗、戏语,柔柔软软、细细轻轻扑面而来,尽管,整整一页都没有章节,段落的空白,但影响不了你的阅读兴趣。无论疲惫、郁闷,无论舒畅、轻松,只要你翻开书的页码,你就会很快进入故事、情节之中,与里面都市男女们交流,谈心,做好朋友。

          昨日的遗漏,或是明天的启示。即使繁华零落,死神到来,一曲终了,人犹未散。

这是《繁花》一书装帧上的推介词,反复品味,同感同感!

读罢《双皇》、《繁花》之后,也就是今年2月份,作为阎连科的老“粉丝”,作为小说的“走卒”,我是带着他的《风雅颂》、《受活》、《母亲是一条河流》及《我的父辈们》的余音,打开其新作《炸裂志》的。

          起初,对于能够买到这本书,我有些后悔(从封面,装帧设计而言)。在这之前,我原本是想寻找一本自己写作的“蓝本”的,因为去年我成功参与了编篡《大金店街志》, 我想把它换一种表述方式,就是小说,而看到《炸裂志》,仿佛与阎作家有了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感觉。

            随着在办公室阅读的不断深入,我的愚钝、僵化、陈旧、腐烂的的思维逐渐被作品之中,那“神幻”的笔法点化,如醍醐灌顶一般清醒、灵动起来,原来小说是可以这样写的。

嵩伊县,耙耧山,炸裂村,孔明亮、朱颖,扒火车、偷煤、盗化肥,卖淫、做保姆,只要挣钱就干,小村变现乡镇,乡镇成县市,乃至大都市,七天内建成亚洲最大飞机场,铺成100公里城市地铁。

老子告诉世人: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我想,世间人和事,由小到大,由生到死、由红到紫,都逃不过物极必反,极乐生悲这个法则。
人活着,顺其自然,好!

         作者洒脱恣意、天马行空、信马由缰的新奇、新颖、别致、吊胃口的叙述叙事手法,让我大跌眼镜。我不得不承认,写作是一种思想、情感的宣泄和倾诉。

          小说不同于故事之处,就是在艺术的夸张和虚构,在于对人性对真善美的宣扬,在于思想、情感高度的提拔,在于其诙谐性、幽默性、趣味新、讽刺(反讽)性的体验,体现。
一部作品的成功与否,有无读者,有无其存在的价值?在于三个基本元素,艺术性、价值取向、趣味新。
阎连科做到了,并且做的极棒,极超越。

         大蒜上结出枸杞,樱桃树长出红辣椒,蒿草,散发桂花香,菊枝上,开着灿烂的牡丹

          这就是阎氏的妙笔生花,独创的荒诞、怪异,确确实实是当代文坛之上“神实主义”的力作!

                                                                                         于2014年4月25日,箕山雨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7 15:55:27 | 显示全部楼层
诗友的读后感让我想起“马雅可夫斯基”的一段话:读书有蚯蚓式和蜜蜂式两种,你是遍采百花而酿成蜜呢,还是吃进泥土而拉出土粒?祝好文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7 16:57:51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会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6-7 17: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嵩颍情 发表于 2014-6-7 15:55
诗友的读后感让我想起“马雅可夫斯基”的一段话:读书有蚯蚓式和蜜蜂式两种,你是遍采百花而酿成蜜呢,还是 ...

当然是纯朴、厚道、甜润、养人的槐花蜜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7 17:46:42 | 显示全部楼层
颍河一粒砂 发表于 2014-6-7 17:21
当然是纯朴、厚道、甜润、养人的槐花蜜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8 10: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走马观花是为猎奇,漫步品读才会处处惊心、章章(张张)拍案,节节醒脑,长见识。
很精彩的文字。很长见识。谢谢楼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8 18:59:03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路过赞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站点统计|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郑州论坛

GMT+8, 2025-4-21 00:21 , Processed in 0.02546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