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541|回复: 1

用箕山颍水代表隐退山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12 15:06: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早用箕山颍水代表隐退山林、不愿为官的事情是帝尧与巢父、许由的故事:帝尧与巢父曾经有过一次对话,当时帝尧很敬重巢父,略露要将天下让给他的意思,而巢父说了很让帝尧惊讶的一句话:“汝所牧的是百姓,我所牧的是孤犊。同是一个牧,各人牧各人的就是了,何必惴惴然拿了汝所牧的来让给我,我用不着这个天下。”说完,他就归隐箕山了。而许由呢,也是如此。相传尧帝与许由交好。尧帝欣赏许由的才干,想把帝位让给许由,谁知许由不肯接受,逃隐于颍水。尧帝又召其为九州长,许由大怒,认为这话玷污了他,跑到颖水河边用清冷之水洗耳。从此,许由不再与尧帝来往。   尧帝明知许由淡泊名利,不喜为官,不慕荣华,仍然执意授其官位,勉为其难,与许由的本性背道而驰,即使引为知音,也会渐行渐远。   这些虽然是传说,却也是具有一定意义的。而真正的隐从老子那里开始,《道德经》洋洋洒洒五千言,隐士话语从此正式开始。箕山释义:旧时用以称誉不愿在乱世做官的人。同“箕山之节”。 来源:三国·魏·曹丕《与吴质书》:“伟长独怀文抱质,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谓彬彬君子者也。” 示例:文帝问曰:‘闻有箕山之志,何以在此?’秀曰:‘以为巢许狷介之士,未达尧心,岂足多慕。’帝甚悦。 颖水:大隐之水。北朝魏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在其撰著《水经注》卷二十一汝水篇中写道:“汝水又东南,经奇雒城西北,今南颍川郡治也,隐水出焉,世谓之大隐水。”在《水经注》卷二十二颍水篇记载:“颍水又东南,汝水支津注之,水上承汝水别渎于奇雒城三十里,世人谓之大隐水也。东南径召陵县故城南。”欧阳修《六一居士传》,也是讲隐退的事情。  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有《刘秀与严子陵书》传世,曰:“古大有为之君,必有不召之臣,朕何敢臣子陵哉。惟此鸿业若涉春冰,辟之疮痏须杖而行。若绮里不少高皇,奈何子陵少朕也。箕山颍水之风,非朕所敢望。”以上资料,仅供参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1 10:53:45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站点统计|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郑州论坛

GMT+8, 2025-4-20 23:58 , Processed in 0.02417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