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185|回复: 9

走近青海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9-9 14:52: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 言
   2014年暑期,我到西藏去旅行,青海、拉萨、滇藏线、云南、四川等一路艰辛走来,地貌多变,风景各异, 听觉、视觉和心灵收获多多,并带给我深刻的惊喜、惊悚、惊叹。行程数千公里,花费近三千元。回来后,整理旅行日记,零零碎碎,写了近四万字文章。 现摘其部分内容,供文朋诗友同事欣赏,

指正。

                                            走近青海湖
     置身西宁两天时间,青海湖就在身边,我很想到湖边走走。这种想法从走进西宁火车站就被林林丛丛的“青海湖一日游”宣传文字诱惑着。
     与此同时,按照松木建议,坐车到青海民和县了解大禹文化也很有必要,但到车站一问,上午10点前,没有直接去民和的车,要去,需要倒车,反复的倒车。大禹遗迹距县城多远,我不知道;晚上能否返回,心中没底,想问问周围的人,了解一下情况,车站附近本地人都是皮条客。渐渐地,我不敢坚持去民和县的计划了。
   从西宁火车站过渡站到青海湖一日游明码标价300元,打折优惠最低200多元。地图上测量距离不足200公里,在汽车站找到青海湖畔的黑马河镇,票价43元,上午九点班发车,经过一番研究,买了票。
                   
青翠的山峦之间,我享受着到油菜花金灿灿的花期
      从西宁市到青海湖的路况很好,两岸植被不错,汽车在重峦叠嶂中迂回前进,两岸山谷河床与中原河南不同,与去年我走在新疆赛里木湖附近的山峦地貌相似,但不及那里的植被层次分明。
令人惊奇的是这里还盛开着金灿灿地油菜花,路旁、坡地、甚至河床淤积地带,一拨连一拨,应接不暇,给这高原的地貌演绎着金色的剧目,也给今日的青海湖之行打下沁人心扉的伏笔。由于高原气候清冷,它们的花期比中原的迟到了四个月,或者是额外延长了四个月的花期,保持自己的花期长盛不衰,对于生命来说可谓幸运,也是一种境界。
车行日月山,些微的高原反应
天气不佳,随着山势渐渐增高,我们担心3500米的日月山上给人带来的高原反应。车在日月山上的公路迤逦前行,闲聊当中并无多大感觉。但如果闭目养神,过分注意自己的呼吸,显然感觉稍稍气短,伸出手掌用力一握,有些微微发胀。我们几个试了试,都是这样。毕竟,这是3500左右的高度,至于到了青海湖边的3200高度感觉如何,我们不得而知。
向前走走,绕过门票处
下午一点半我们到达目的地——下社。不追究它的名字,反正它是湖边颇为繁华的街道,很多很多的旅游汽车最终停下来,司机也催着下车,想必很有抵达的价值。很多旅游车是很规矩地向左拐进一座旅游景点大门后停下来的。我们是班车,路边停靠。我们一下车,就看到售票处的字样,明白景点大门的真面目。我们四个沿着街道马路一直向西走啊走的,目的就是超越景区门票控制区,在大约两公里的地方向湖边走,笨是笨了点,但我们每人省去了100元的门票钱,而同样来到青海湖岸边,和旅游团的游客,一起汇集到湖边空旷的海滩上。
  
         青海湖的蓝并不是一两块宝石所能比喻的
青海湖,我来了。
我们内心激动,在沙滩,在红红绿绿的人群中享受着一切。拍照,戏水,捡小石子,近观,远眺,张开双臂感受着风的流向。山东的彭老师,年龄最大,兴致最高,迫不及待地脱鞋下水,迫不及待地向深处试走,并摆出各种动作拍照留影,在他的感染下,其他两个伙伴也下水了。与他们相比,我稍稍内敛些,我留心各种游客的神情,留心当地藏民与游客讨价还价的言行,留心于湖水颜色远远近近与大地、与天空映照的神秘组合,留心于这博大的湖水与人内人感应的微妙涟漪。
我没下水,但沿着沙滩与水的边沿我仔细地走了很长一段。期间,彭老师为我照相,我蹲下来用心回眸,用心体会这难得的天空、大地、海水与自我同在的瞬间。来到这里的人,最大的功课是骑马,骑牦牛,照相。本地藏民在湖边弄个大石块,刻印上“青海湖”字样,白石红字,汉藏两种文字,上面饰以牦牛头骨,或缚以哈达。谁家地盘谁作主,妇女搬个小凳子,守株待兔般守候前来立于石头边拍照者收取钱财,十元八元不等,见人就“扎西德勒”“照相吧”,俨然是汉民的语调。男人们则牵一全副武装色彩艳丽的马或牦牛,在人群中游说好奇者,价格在每次百元之下。游客大都带有相机,长枪短炮的形形色色,真正配合他们, 帮助他们创收的不多。我们几个,都是吝啬鬼,趁藏民们忙碌的间隙,不花钱趁着她们的领地拍照不少。
我不下水,但我与水零距离,俯下身来,从水中捡了几块石头,虽不透亮却也油性十足,期间我也用手撩起湖水,放在舌尖品味,咸咸的,涩味很淡。彭老师说咸而不涩,是高原咸水湖与真正海水的区别,那咸咸味道里有海的深邃,有大地起起伏伏的深刻——我记住了,青海的味道!高原的味道!我一生难以抵达而又终于抵达的沧桑岁月日积月累的味道!
湖边慢慢走着,我一直思考一个问题,就是该怎样描述和品味这湖水之蓝。
从湖边临水处到公路,大约两公里的距离,公路位置高,从较高较远处俯瞰,青海湖是晶蓝晶蓝的。只是离你最近的湖水,微微带有一抹绿意,越往湖边靠近,绿意渐淡,蓝色愈淡,直到临近湖边,我才真正感知青海湖水的多种色彩————离你最近的湖水,浪花翻涌,它是雪白的;稍远数百米,它是青灰色的;再远有相当的篇幅它绿意十足;更远至天际之遥,它是纯粹的蓝;至高处是峰峦如聚或万马奔腾般棉花般的云朵;更高处于头顶,则是湛蓝湛蓝的天空。
很多文章描写青海湖,比喻成蓝宝石或碧玉,都是大致的敷衍性描写。说是蓝宝石,说是碧玉,都很笼统,哪个地方矿带玉料,不同品相的珠宝颜色差距大矣,是很讲究的。但有一点我是承认的:青海湖之蓝、之绿不浮躁,不娇弱,不妩媚。3200米高原之上,它修炼着高原千年的阳光和寒冷,怀揣着1400平方公里的高原气象,她举起天空的云朵和湛蓝并拥有天堂之水的盛名,它本身就是上苍馈赠于大自然和人类的一块温润碧玉。它只可形容其他珠宝玉石,若拿其他珠宝去形容它,那是小巫比大巫,有悖逻辑,不确切,不准确,也不科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9 15:58:01 | 显示全部楼层
沙发欣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9 17:28: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专业顶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9 21:07:21 | 显示全部楼层
花枝来学习一下!好文章!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10 08:25:37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美文,祝好文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10 08:26:59 | 显示全部楼层
飘红共赏!祝贺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10 10:33:2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未完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10 10:35:26 | 显示全部楼层
由于文字限制,上传时我删除了一些内容,请谅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10 12: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激赏美文!问好先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11 12: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来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站点统计|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郑州论坛

GMT+8, 2025-4-21 17:07 , Processed in 0.06498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