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637|回复: 2

中国人从哪里来[之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16 14:03: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亚当与仆父
  
  圣经说今人都是挪亚的后裔。有其他证据吗?可以在中国找到吗?这里是三个在古中国可以找到、有关亚当家族的流传,请与圣经对照:
  
  1)亚当与夏娃:圣经创二8-25“耶和华神在东方的伊甸立了一个园子……有河……从那里分为四道……神将那人安置在伊甸园,使他修理看守……园子当中又有生命树和分别善恶的树……神吩咐他说:园中各样树上的果子,你可以随意吃,只是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当时夫妻二人赤身露体并不羞耻……神说……莫非你吃了我吩咐你不可吃的那树上的果子么?……地必给你长出荆棘和蒺藜来……于是把他赶出去了……。”
  
  这段历史在中国流传成“东南大荒之中有朴父焉……天初五时使其夫妇开导百川,懒不用意,谪之并及东南,男露其势女露其牝。”(神异经)。把两个故事要素并列,就能看出它们同出一源:
  
  时间:起初/天初五时。人物:亚当(众生之父)夫妇/朴父夫妇。特征:赤身露体/男露其势女露其牝。方向:东方/东南方。地理:有河分道/百川。工作:受命修理看守/受命开导百川。表现:有亏职守(违背吩咐)/懒不用心。结局:被赶出至荆棘之地/被谪(放逐)至大荒之中。而中国字“禁”不正是对此事件的准确记录吗?(神在两棵树下的指示)
  
  2)人神相隔:人犯罪之后就不再能与神直接来往,圣经创三23-24 说:“耶和华神便打发他出伊甸园去,耕种他所自出之土。于是把他赶出去了,又在伊甸园东边安设基路伯(天使),和四面转动发火焰的剑,要把守生命树的道路。”
  
  在尚书吕刑中有如下的记载:“上帝监民,罔有馨香……乃命重黎,绝地天通。”意思是说上帝下视,见人没有好的德行……就命火神(根据尔雅“重”有神义,国语楚语“黎”乃火神)断绝了天地的通路。让我们比较一下:
  
  原来:人神相往来/地天相通。以后:神见人犯罪/上帝看人没有好德行。结果:人神相隔/绝地天通。方法:天使和四面转动的火剑/火神。
  
  西南瑶族也有传说:“古时天地之间有大树,因帝女与凡人相爱疏乎职守造成洪水……水平后天地秩序恢复,神……命男子种地……并断绝天地通路。”裸罗族史诗则有“二人打冤家”以致“天地津梁断”的故事,都显出圣经创世记的痕迹。
  
  3)兄弟之争:圣经创四1-14“夏娃……生了该隐……又生了该隐的兄弟亚伯。……耶和华看中了亚伯和他的供物,只是看不中该隐和他的供物……该隐和他兄弟亚伯说话,二人正在田间,该隐起来打他兄弟亚伯,把他杀了。……该隐对耶和华说:我的刑罚太重……你如今赶逐我离开这地以致不见你面……。”
  
  春秋左传记载,召公元年的时候晋侯生病,算命的说是“实沈”作祟,他不明白,就向孔子的学生子产请教,子产说:“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阏伯,季曰实沈,居于旷林不能相也,日寻干戈以相争讨,后帝不臧,迁阏伯于商丘,主辰,商人是因,故辰为商星;迁实沈于大夏,主参。”(从前高辛氏有两个儿子,哥哥叫阏伯,弟弟叫实沈,住在野地里,二人处不来,天天用兵器相杀,上帝不喜悦,就把阏伯迁到商、管早晨,商朝的人以它为星;把实沈迁到夏、管傍晚)这两个故事也同出一源:
  
  人物:都是兄弟二人。名字:该隐(Cain)亚伯/实沈(Sh’Shain)阏伯。关系:不和而打杀/干戈相争讨。地点:田间/旷林。仲裁者:耶和华/上帝。审判:不得再见神的面/彼此不得再见面(参星与商星不同时出现夜空)。后来诗人杜甫的诗“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典故即出此。献羊蒙悦纳的故事也可能成了吉祥的表征、“祥”字的来源。那时的中国完全与西方隔绝,面对这些巧合,您如何解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16 14:03:47 | 显示全部楼层
女娲与宁录
  
  一般人总以为盘古开天辟地,是中国人起源神话的正统,其实古中国人所传说的是女娲,晚至三国时代才有盘古。女娲是谁?要想明白就得先读圣经。
  
  圣经记载中,挪亚从大水中出来、神用天上的彩虹与他立约之后,发生了下面一件大事:“宁录,他为世上英雄之首,他在耶和华面前是个英勇的猎户……。他国的起头是巴别。”“那时,天下人的口音言语都是一样,他们往东迁移的时候,在示拿地遇见一片平原,就住在那里。他们彼此商量说,来吧,我们要作砖,把砖烧透了。他们就拿砖当石头……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顶通天,为要传扬我们的名……。耶和华使他们从那里分散在全地上,他们就停工不造那城了。因为耶和华在那里变乱天下人的言语……所以那城名叫巴别(变乱之意)。”
  
  这是圣经创世记十一章,对世界各民族起源的记载。巴别就是各民族的分歧点,因为语音遭到变乱,彼此言语不通,本来同心烧砖造塔、预备为自己传名的一批人,只好停工不造了,而且向四方分散。
  
  所以中国上古传说的圣经渊源,应可追溯至巴别塔为止。对于传说中最后的一位传奇人物,就是被称为“英勇的猎户”的宁录,我们在中国古史中应当也不难找出他的影子。
  
  在进一步讨论宁录之前,我们必需知道他虽然曾在耶和华面前被称为英勇的猎户,他后来的作为却是完全离弃神的,他领头建立的巴别就是后来的巴比伦,被称为“鬼魔的住处和各样污秽之灵的巢穴”。但我们也不难想像,仅管在神面前他不被悦纳,对于曾经跟随他叛离神的人,宁录却可能是一个无出其右的大英雄,所以有关他的传说可能又多又夸张。
  
  宁录这个名字的音“Nimrod”,在云南景颇族的传说中以“宁贯娃”的音出现,他不单被形容成是个用石头敲敲打打的大力神,更被夸张为造天地的那一位,又是人类的始祖,“照自己的样子用泥巴捏成很多的小泥人,有男的也有女的。”古中国则称他为“女娲”(女字念努),就是传说中用黄土造人的那一位。女娲之名首先出现在楚辞中:“女娲有体,孰制匠之”;女娲的身体是谁造的呢?他也不是女性,后来有人说他是“古之神圣女”,纯系望文生义的误解。既然不是女性,为何叫女娲?原来这是个音译的名字,照古音该念“努挖”、不念女窝。而努挖与宁录的名字Nimrod,岂不正像?
  
  有关女娲的传说很多,至今人们还熟悉他“炼石补天”的出名故事,“天柱折、地维绝,女娲消炼五色之石以补苍天。”(论衡)他炼石、是因为撑天的柱子断了,要补造根柱子;宁录不正是“把砖烧透”为建“一座塔,塔顶通天”的那位吗?而且宁录的塔也是个折断的塔,因为没完工。女娲又是英勇的猎人,因那时“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所以他“断鳖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淮南子览冥篇)。圣经虽没说宁录如何猎杀动物,但他的确也以英勇的猎户传名。女娲所炼成的五色石,照中国的传说变成天上的彩虹,前面说过,宁录生在挪亚之后,那时代最出名的记号,就是神与挪亚立约的彩虹啊。为了方便比较,让我们再把它们并列出来,可清楚看出,宁录与女娲很可能是同一个人:
  
  名字:宁录(Nimrod)/ 女娲(Nuwoa)。时间:洪水后/洪水前后。时代记号:都是彩虹。工作:造塔/补天柱。材料:烧砖/炼石。特色:塔断/天柱折。传名:英勇的猎户/杀各样怪兽。
  
  圣经这本书到唐朝才被少数的中国人读读到,为什么唐朝以前的古中国,就有许多故事,从亚当与仆父、到宁录与女娲,与圣经相似呢?中国人是挪亚后裔的说法,真是空穴来风吗?当然,那最关键的人物挪亚,我们尚未被讨论,容后另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5 09:33:12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看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站点统计|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郑州论坛

GMT+8, 2025-4-21 03:21 , Processed in 0.02812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