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806|回复: 2

中国人从哪里来[之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16 14:04: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禹是挪亚吗?
  
  最近昆仑山找到了至少三千年以前的古墓,显示那个社区里曾有黄种人、又有白种人,文化水平相当高,并在那两千七百米的高山上挖出海贝来,这些都让专家们感到新鲜。其实从圣经所说大洪水和民族四散的记载来看(详见七一一事件和一一九事件二文),这些都是预料中事,一点不值得稀奇。
  
  前几篇文字里,我们已从古中国中找到许多与圣经历史记载平行的传说,现在让我们来谈谈大禹,因为照中原人的传说,从大水里出来的头号人物就是大禹。大禹是挪亚吗?这个问题并不简单,我们当从他的身分、时间、地位与工作、名字四方面来推敲:
  
  1)身分:“这些都是挪亚三个儿子的宗族,各随他们的支派立国。洪水以后,他们在地上分为邦国,”创世记十章32 节这样说。圣经中的挪亚,是所有民族的共同祖先,中国也不例外,因此大禹若是挪亚,他首先就必需有中原民族共同祖先的身分。
  
  中国的信史从商开始,商又被周所灭。商朝人在诗经中传唱:“浚哲维商、长发其祥,洪水芒芒、禹敷下土方”,明白告诉我们商是禹的后人。周朝人则自称:“缵禹之绪、后稷之孙”;禹的后人、稷的子孙。商与周不但是一前一后的朝代,更曾是长期彼此为敌、一东一西的两个部落,他们会这样共尊洪水时代的禹为直系祖先,必有其根据。禹的确有中原民族共同祖先的身分,与挪亚在圣经中的身分相同。
  
  2)时间:照圣经看洪水以后挪亚还活了三百五十年(圣经记载洪水之前人的寿命极长,气候与饮食也不同),超过使人语音变乱、向四方分散的一一九(巴别塔)事件,大约一直活到亚伯拉罕的时代,约公元前2,2OO 年左右。与中国的历史对照,挪亚的时间相当于中国传说中的夏代之前。中国确切可考的信史由商朝开始,约公元前十六世纪(最早也不会早过公元前十八世纪),而传说中的夏代正是由禹开始的。换言之古中国人可能把由挪亚到商代这近千年模糊的历史,统称为“夏”。这也正合乎许多历史学家对中国上古史的看法,他们以为“夏”是中原人在建国以前对自己民族的通称,而不是一个真正的朝代。无论如何,说大禹就是挪亚,在时间上是绝对可能的。
  
  3)工作与地位:大禹治水的故事人们至今耳熟能详,但古中国的山川岂真被人工大规模地整治过吗?没有,这显然是被后人夸张了的故事情节。禹又被中国人说成夏代的头一个王,其实严谨一点的史家都以为商以前的中国,是族长部落形态(与圣经对同时期中东民族的记载雷同),夏只是中原民族的通称。无论是治水或作王,都突显禹这个人是胜过了大水、又从大水中出来的掌权的那一位,而挪亚呢?他的确因造方舟而胜过了大水,大水后他又主领向神献祭,神就对他说话、与他立约,并给他赐福的权柄(详见圣经创世记八、九章),可见得禹和挪亚在工作与地位上也是一致的,因此大英百科全书直称禹为“中国挪亚”。
  
  4)名字:但禹与挪亚这两个名字为什么相差这么远呢?上一个世纪的名学者如顾颉刚、刘剡黎、胡适之等人,对“禹”这个名字究竟什么意思? 哪儿来的?曾有不少争议,却没有得出什么结论。人如果愿意从圣经做出发点,就可以考虑另一个可能:因为挪亚,Noah,这个名字的念法,在阿拉伯人的传说中是“努”,与中国的“禹”音实已相当接近。再加上“禹”这个字的意义实在难解,不知是什么,更使我们可以考虑:禹、会不会就是挪亚的汉语音译、拼音名字呢?但推敲到此,都只能算是臆测,无法定论。要想更进一步考证,我们必需从古中国人祭上帝的规矩入手,才能解开这中国挪亚之谜,请续读其他的短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16 14:04:39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中国人怎么祭上帝
  
  书经是西周以前国家文献汇编,诗经是各地歌谣的总集。在这些古中国最重要的文献里,令我们想不到的就是、有一位不断重覆出现、我们祖宗所敬拜的对象:上帝。
  
  “上”,是为了形容“帝”的崇高而加上的字,他是自中国有文字以来就被确定的敬拜对象,掌管邦国兴衰、雨水收成、君王百姓的罪等,又是一切受敬拜者的主,是至尊的,没有偶像能代表他,所以古人也没有为他立像造偶。对于上帝、我们的老祖先怎么去祭他?与圣经中挪亚所献的祭是否一致呢?这是一个重要的考证。
  
  儒家对于古礼是相当爱惜的,比如有一回孔子的学生子贡想除去祭祀用的羊,孔子告诫他说: “ 尔爱其羊, 我爱其礼。”今天虽然我们只有部分的周礼,其中却包含夏商的传统。周人对上帝献祭的事由君王主领,所谓“不王不禘”。春耕之前,天子要亲自“祈谷于上帝”,秋收之后也要“大飨帝”,平常则五年一大祭,称做“禘”(音“帝”)。周礼卷十八中写着“国有大故,则旅上帝”,意思就是说国家有灾凶的时候,也该祈祷(旅,祈祷也)上帝。礼记中形容他们的敬畏说:“古者天子诸侯必有养兽之官,及岁时,斋戒沐浴而躬朝之,牺牷祭牲,必于是取之,敬之至也。”(古时的王都派有专养祭牲的官,献祭所用的牲畜,一定要由其中选择,到了献祭的时候,王要斋戒沐浴恭敬的前去,真是虔敬的不得了啊!礼记记义第廿四)。
  
  从有关文献中我们能够归纳出他们献祭的内容如下:
  1)所用的祭牲:在周朝王室中养兽之官叫“小子”和“羊人”,专管“祭祀之羊”(周礼卷三十),可见得他们确实知道要用羊献祭。而且,当“王祀昊天上帝”时必需“服大裘而冕”(身穿大礼服头戴王冠),是最盛装的,这大裘又不同于普通的礼服,乃是用羔羊的皮所做的(周礼卷廿一司服)。
  
  2)祭上帝也必需是血祭。周礼大宗伯中明言“以血祭祭社稷”,祭社稷,据孔子的解释“郊社之礼所以事上帝也”(中庸十九章)。
  
  3)最特别的规距要属“禋祀”,就是用燔柴烧出烟,升到天上去祭上帝;尔雅释天“祭天曰燔柴”,周礼大宗伯“以禋祀祀昊天上帝” ( 汉郑元注: 禋之言烟,...燔燎而升烟)。禋读作“因”。
  
  让我们再回头看看圣经中,挪亚怎样祭上帝:圣经创世记第八章结尾告诉我们:挪亚出了方舟之后,"为耶和华筑了一座坛,拿各类洁净的牲畜、飞鸟,献在坛上为燔祭。耶和华闻那馨香之气,就心里说:我不再因人的缘故咒诅地(人从小时心里怀着恶念),也不再按着我才行的,灭各种活物了。地还存留的时候,稼穑、寒暑、冬夏、昼夜、就永不停息了。"
  
  由以上的经文我们也可以很容易地归结出挪亚献祭的方式与缘始:
  
  1)用洁净的牲畜与飞鸟:所谓洁净的牲畜,羊羔与羊羔的脂油是绝对少不了的,因为亚伯如何用头生的羊羔与羊羔的脂油献给神、而蒙神悦纳的事,必然在塞特子孙(十传到挪亚,这段重要的记载请参阅创世记四、五章)中流传下来。
  
  2)牲畜被取脂、被烧之前当然先得被杀流血,因此是血祭。
  
  3)这祭又是烧火的燔柴之祭,有烟带着香气上升,达到神的面前。
  
  4)这祭的馨香之气蒙神悦纳,使人的罪得到赦免,并带下祝福。
  
  请问、古中国人对上帝的祭与挪亚的祭相像吗?是谁教给我们祖先的呢?难道只是巧合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5 09:33: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站点统计|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郑州论坛

GMT+8, 2025-4-21 03:24 , Processed in 0.04619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