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1879|回复: 65

诗词讲堂笔记:词牌《诉衷情》的特点和写作方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0-26 18: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嵩颍情 于 2014-10-26 18:15 编辑

诉衷情的特点和写作方法 《龙一 2010-08-21 17:16:13》
【诉衷情】
唐教坊曲。唐温庭筠取《离骚》“众不可户说兮,孰云察余之中情”之意,创制此调。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三平韵。琴按:龙榆生《格律》原书收平仄韵错叶格(格二),双调平韵格未收。平韵格流传较广,宜为定格。平仄韵错叶格,《金奁集》入“越调”。三十三字,六平韵为主,五仄韵两部错叶。诉衷情有不同诸体格,填词的时候首先要分清楚不同体格的平仄安排。不同的体格不但是格律有区别,词牌的表情态度也不一样。平声韵音律谐婉,仄声韵声情拗怒。例词: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中仄仄平平(韵)。

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
中平中仄平仄,中仄仄平平(韵)。
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
平仄仄,仄平平(韵),仄平平(韵)。
流水淡,碧天长,路茫茫。
中平平仄,中仄平平,中仄平平(韵)。
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这是诉衷情的例词,平声韵。上片三平声,下片三平声。虽然句读的长度上也奇数为主,却是也偶数句结尾。上片四句,一个七字句,一个五字句尾第一段落。原本奇数句式容易引起的拗怒情节,被平声字的韵脚消融掉。第二段落,一个六字偶句,一个五字句。前一句仄声收尾,却是偶数句,谐婉中带有拗怒情节,后一句本是奇数句,平声字尾韵脚,拗怒情节再被挽住。下片连续三个三字句,本是拗怒情节,却用了两个平声字韵脚,强行挽住。如果第二句也是仄声字收尾,则拗怒情节无法缓解。后三句全是偶数句,三个四字句,一样是两句尾平声字收尾。这样的格律安排,正是为了形成这个词牌的一种特殊的感情纠葛。从词牌名看,这个词牌所要表现的就是一种离情别恨,一种欲说还休的感情,一种或许无法得到了解的情绪。这样的内容,多半会带有激烈的情绪,但是既然是情感表述,总还是有一丝柔情在。就算有再多的不情愿,感情的本身还是和婉、细腻的。再从字句上了解,看一下前人填写这个词牌时的表现手法。我们只有从前人的作品中多了解,才能更好的掌握词牌的特点。欣赏前人的作品,不但可以增强我们的词汇,还可以学习前人的写作方法。我们不能认为欣赏学习前人的作品就一定是邯郸学步,就一定会沦入泥古的歧途。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
作者选择了两个重阳节时候特有的事物,芙蓉和金菊。诗词写作过程中,事物的选择很重要,不能偏离所要表达的情感。不要随意的选择所要描写的事物,景语既是情语,所以事物的选择一定要与本人想要表达的情感有某种特定的关联。前一句写芙蓉和金菊互斗馨香,当然两种事物不会真的互斗,作者的笔法而已。正是因为有了这两种事物的互斗馨香,所以天气欲重阳,秋天到了。填词时讲究次序,因为有了芙蓉和金菊,所以才是重阳。这就是因果关系,次序不乱。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
继续写景,由近到远。远村的秋色,秋天的红枫,秋天的黄叶。作者的目光在天地间流转,思绪在秋天的美丽景色中得到了一种升华。我们从这四句中,可以直观的感受到秋天的清新和悠远。在这样的季节,我们会有怎么样的一种情结呢?我们会有怎么样的一些思绪呢?

索,把离情别绪全面的作者在整个上片,没有直接的感情色彩句子。也许我们会说,作者只是在写景吗?为什么我们看不到作者的感情?前面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天气欲重阳,这个“欲”字就是情语,就是作者的情绪。“欲”是就要、快到了的意思,我们从作者的句子中感受到了什么?不是描写中的单纯优美景物,还有一些惆怅,一些无奈。作者眼前的美好,不也是岁月的流逝吗?流水淡,碧天长,路茫茫。
下片,过片的地方连续三个三字句。作者连续用了几个带有浓烈感情色彩的词,“淡”、“长”、“茫茫”。作者通过这样的几个字词,把秋天的淡远和阔大,把内心的空落和萧索,一起表现了出来。作者到了这里,字句中的感情色彩越来越浓郁。
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
连续三个四字句,作者选择了登高临远,选择了鸿雁归飞。作者通过这样一些选择,把内心的这种萧表现了出来。尾句一个无限思量,把这样的情绪无限拓展,让整阙词的意境更加开阔,思绪更加悠远。通过欣赏,我们初步了解了这个词牌的特点,也体会了一些前人写作的手法。作者上片写尽了秋天的优美,下片让自己的情绪在字句间弥漫。读者可以再不知不觉中被感染,作者内心的那种萧索,作者可以慢慢地体会。从表情态度上说,作者内心有一种深沉的、激越的情绪,却被自己强行压住。作者在下笔的时候,先从景物描写着手,从优美的景物开始。作者这样的方式,一来是填词的手法,二来也是对自己情绪的一种平复,一种掩盖自己情绪,控制自己情绪的方式。
这样的情绪不适宜毫无控制的随意宣泄,所以作者选择了这个词牌,利用这个词牌谐婉中带有拗怒情节的特点。作者不但利用美好的景物消融内心的萧索情怀,同时也利用格律的要求,在字句的构成上对自己的情绪有所限制。这就是选择词牌的目的,也是作者利用词牌的手段。我们在填写这个词牌的时候要了解这些,要学会很好的利用这些。首先梳理好自己的情绪,选择好需要描写的景物。然后选择好韵字,控制好节奏。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次序不能乱。再者,每一个段落之间的联系,不要太过紧密,也不能完全断掉。前面说的这阙词,第一个段落写景,从秋天特有的景物着手。第二个段落由近到远,依然是秋天的景物描写。过片地方,作者依旧由景物描写到情感表述。最后一段,景物描写由远的流水、碧天、路这样实在的,能看见的事物,到鸿雁这样眺望中不一定有的事物。作者通过对不同事物的描写,把自己的情绪一点一点展开。同样是景物描写,上片的芙蓉和金菊是斗馨香,远村的景色如画,还有红树的疏黄。眼前的景物是美丽、深沉的。下片的流水、碧天、漫漫长路,景物是虚渺淡远的。到了登高临远,鸿雁在云端,可能看见,也可能看不见,不管是否能看见,思量的无限只在虚渺之中盘旋,徘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26 21:45:11 | 显示全部楼层
花枝来学习了!楼主辛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26 22:38: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27 05:32: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7 08:06:09 | 显示全部楼层
河南花枝 发表于 2014-10-26 21:45
花枝来学习了!楼主辛苦!

谢谢诗友关注!祝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7 08:06: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7 08:08:2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关注!这些资料希望对诗友有所帮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27 12: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辛苦!问候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27 12: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俺总是跟不上步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27 17: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赞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站点统计|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郑州论坛

GMT+8, 2025-4-21 21:27 , Processed in 0.11162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