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401|回复: 1

嵩山历史纪事(十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17 22:04: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嵩山历史纪事(十八) (2011-08-04 10:48:29) 转载

标签: 嵩山武则天金简河南省博物院文化分类: 嵩山文化系列丛书

武则天金简


1982年5月,登封农民屈西怀在嵩山峻极峰顶的登封坛附近,在一块大石头缝里发现一块金光闪闪的牌子,上面还刻有文字,很快就引起了轰动,后来,屈西怀将此“宝贝”献给了国家。经专家鉴定,这确实是件宝贝,而且不是一般的宝贝,是“国宝”,这就是如今被河南省博物院奉为“十大镇院之宝”之一的武则天金简。

金简长36.5厘米,宽8.2厘米,重247克,镂刻63个文字:“上言大周国主武曌,好乐真道,长生神仙,谨诣中岳嵩高山门,投金简一通,乞三官九府除武曌罪名。太岁庚子七月甲申朔七日甲寅,小使臣胡超稽首再拜谨奏。”其中的“国”、“曌”、“月”、“日”和“臣”字,是武则天当年所造的新字。这通金简,成为武则天传世的惟一一件可移动文物。

根据金简上的纪年:“太岁庚子(700年)七月甲寅”可知,此时,正是武则天在石淙河避暑期间。原来,这次避暑期间,武则天曾患了病,令高僧胡超铸造了这枚金简,刻上文字于当年七月七日,带上嵩山投放峻极峰顶登封坛旁,乞求能为人“赦罪解厄”的天官、地官、水官和阴曹地府的神仙,为其解除罪名。

在古时,投放刻有天子心迹的简、策,曾是祭祀、封禅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但简策上呈于天,是天子天神之间交通的“私语”,属于国家最高机密,投放之地都非常隐秘,历史典籍上也难见记载,此金简在投放到嵩山顶1300年后,被嵩山脚下的一位农民发现,从而再见天日,实属天意,从此洞开了封建帝王“天人交通”的隐秘,让后人有幸窥到了帝王的内心世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3 11:39: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站点统计|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郑州论坛

GMT+8, 2025-4-20 23:53 , Processed in 0.03615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