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548|回复: 1

嵩山历史纪事(二十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17 22: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嵩山历史纪事(二十六) (2011-08-09 11:13:52) 转载

标签: 傅梅嵩山嵩书嵩山三十六峰文化分类: 嵩山文化系列丛书

1607年
傅梅出任登封县令,命名了嵩山太室12峰峰名,撰《嵩书》


《嵩书》,是明代人傅梅编撰的一部专门记录嵩山史料的志书,被称为“全面纂集有关嵩山史料、并有完备体例和明确分类”的第一部嵩山专志。

傅梅作《嵩书》之前,有关嵩山的史料多散见于各类典籍。史料记载中,关于嵩山的书籍有:北魏卢元明所作《嵩山记》,是迄今所知较早的一部专门记载有关嵩山事物的集子;《艺文类聚》第七卷《山部》中列有“嵩高山”篇,收录了唐以前有关嵩山的一些资料;唐卢鸿一《嵩山记》(一卷);宋张景俭《嵩岳记》(三卷);明燕汝靖《嵩岳古今集录》(二卷)等,但这些书规模较小且都已亡佚。比傅梅稍早些的明代人陆柬著有《嵩岳志》及《嵩岳文志》(八卷,续收诗文一卷),今天尚可见到,可是规模及体例等也无法与《嵩书》相比。

傅梅于1607至1612在登封任县令。任县令期间,怀着对嵩山的热爱,几乎走遍了嵩山的每座山峰,每道沟壑。于此同时,他还广泛收集已有的资料。在广泛搜集资料的基础上,经历一年多时间的努力,才有了流传至今的这部二十余万言的《嵩书》。

《嵩书》全书分为十三篇,二十二卷,书中记载了嵩山的天文、地理、物产及行政管理体制,记述与嵩山有关系的人物,歌咏嵩山的文学作品,有诗歌、赋、碑刻、游记等。

作为嵩山的一部志书,《嵩书》几乎把之前的各部书中有关嵩山的资料都一网打尽,且分门别类地归于各篇之下,以“山”为纲,提挈全书,为以后需要查找嵩山资料的人们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特别是有关人物的资料,傅梅抱着尊重历史的科学态度,大多引用的是前朝正史中的资料,使这部书具有了较高的可信度。

嵩山少室山有三十六峰,而太室山只有二十四峰。傅梅到登封以后,不畏劳苦,把太室山诸峰登了个遍,按照山峰的形状逐一命名,在原来二十四峰的基础上,又外补命名了十二峰,使太室山有三十六峰,从此,才有了嵩山七十二峰之名。

傅梅在任期间,还修整了登封县署、学宫、庙祠等,并将登封城土城墙更换成砖城墙,改建了四城门,命名东城门为春雨门,南城门为黄离门,西城门为鸿泽门,北城门为万岁门。又创建了四城楼,分别为考辰楼、大观楼、宝成楼、天咫楼。

傅梅的足迹踏遍了登封全境,写下了大量描绘嵩山的诗文,主要有《六十峰诗》、《增定十二峰诗》、《嵩阳十八咏》、《少林寺四首》、《嵩阳宫三柏歌》、《少室行》、《登嵩八首》等等。这些诗中,不乏名句,如“太室似龙眠,少室如凤舞。左右遥相望,雄岳垂千古。”他还发展了原来中岳八大景的说法,极大地丰富了嵩山文化景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1 10:5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站点统计|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郑州论坛

GMT+8, 2025-4-20 23:55 , Processed in 0.03518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