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259|回复: 0

天地之中文化—— 打开天地奥妙之门的金钥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2-13 08:58: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王剑松
天地之中自古就被人们尊之为神圣的地方,尤其是近年来,中国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后,天地之中与“中”文化成为中国人、中原人甚至世界华人议论的热点话题,连河南省会郑州以及遗产所在地登封的宣传广告语也打出了中的方言,“中不中,中中中,中!”。那么,什么叫天地之中?“中”文化究竟是什么?多数人就不得而知了。笔者通过近两年的考察论证,查阅大量资料,写出了天地之中与“中”文化的基本概念和浅显的理解,以求教各位方家。
天地之中是中国古人天圆地方,道在中央,天人合一,观象授时的宇宙观,是华夏民族对自然界的特殊认识。由天人合一,居中而近四方,古之王者必居天下之中,可引领四方的中心论,继而发现中为道,道为中,“中”是打开天地及万事万物奥妙之门的金钥匙,从而产生对中的崇拜。“中”成为衡量万事万物不偏不倚的标尺。形成“中正”、“中和”、“中庸”等无处不在的庞大的中文化体系,被称之为允执厥中的“中华密码”,影响华夏文明五千年。
天地之中是不偏不倚,上通九天,下贯九野,阴阳交合,四季分明,万物俱生,统领天下,立国安邦的灵境圣地。盘古开天、三皇五帝等古圣先贤们在天地之中创下一个又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的旷世功业,成为华夏人永不磨灭的记忆,并代代传承,发扬光大。从崇拜皇天(天中神)后土(地中神),到在中天太室立下太庙,由地域崇拜概念转化为文化符号。尤其是在天地之中立竿见影,神奇般地测出了大自然的变化规律,制定历法,指导农耕生产,用人的智慧打开了天地奥妙之门,更加坚定了华夏古人对中的仰慕。于是便有了“定天保,依天室”,“宅兹中国”,“少室、太室皆冢也”的千古不变的定律。
中在华夏儿女心目中具有至高无上,独一无二的神圣地位,是世间所有事物方方面面不可偏倚的标尺,是人类生态文明和人文精神的坐标。是华夏民族智慧的结晶和优秀传统文化以及道德精神的秘笈和密码,是崇尚和实现华夏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所追求的目标。中是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中庸之道的核心,是治国安邦之道,发展成功之道,执政为官之道,富民强军之道的导航,是国人为人处事、接人待物、言谈举止和规范行为的指南。天地之中与中文化成为无处不在的深厚的文化现象,至少贯穿华夏文明五千年。
中为根,中为帅,中为旗帜,中就是核心,中是一个家庭、一个单位、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甚至全人类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的象征。一个中字代表着中、正、安、和,不论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领域,还是在伦理思想、生产生活、人际交往、物理学、逻辑学、易学、哲学、医学、数学、文学艺术等方面,均可充分展现华夏文化海纳百川的博大和包容。中就是要通过各种途径的学习,弄清事物的本质,根据世间的客观规律,制定出合乎发展的最佳方式方法,加以利用,提高生活水平、工作效率,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故而才有了“择天下之中而立国”、“得中原者得天下”、“允执厥中”的千古定论。
华夏古圣先贤得出中的深刻理论后,在教化自己的子孙时,开始说中、论中。于是就有了中华、中国、中央、中天、中原、中土、中州、中岳、中心、中正、中庸、中和、中间等词语。如今中原人在评价所有事物好不好时的方言仍说“中不中?中,中中中!”以此来增加对中的记忆和理解,也就是说,老祖宗在告诉我们如何做人、做事的道理,其用心之良苦,可见一斑。中字的单用与联用,形成了独有的中文化现象。一个“中”字,可以将肯定与否定、喜悦与不满、感激与威胁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蕴藏了中文化既奥妙无穷又丰富多彩的深刻内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站点统计|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郑州论坛

GMT+8, 2025-4-20 10:54 , Processed in 0.02434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