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2115|回复: 6

嵩山隐士武攸绪故居在登封石道境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4-12 09:07: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大话嵩山 于 2015-4-12 09:36 编辑

      武攸绪(655-723),武则天从父武士让之孙,她的哥哥武惟良的儿子。并州文水(今属山西)人。武攸绪少有志行,恬淡寡欲,喜好《周易》及庄周的书。《新唐书》载:他“少变姓名,卖卜长安,得钱辄委去。”
  弘道元年(683年),唐高宗病死,武则天以太后身份临朝称制,掌握了唐朝大权。武攸绪被任命为太子通事舍人。天授元年(690年)九月.武则天称帝,改唐为周,武攸绪被封为安平王,并历任殿中监、扬州大都督府长史、鸿胪少卿、千牛卫将军等职。
  跟从封禅中岳嵩山时,自幼恬谈寡欲的武攸绪,防盛满,避灾祸,坚决辞去官职,愿意隐居。则天皇后怀疑他有诈,允许了。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十月,去嵩山过起隐居生活,时年41岁。则天皇后派人察其言,观其行。手下回报说,武攸绪在岩石下建自己的房子,如同早就遁世的人。在嵩山隐居的20余年中,他研读《易经》、庄周之书,“以琴书药饵为务”他“冬居茅椒,夏居石室,一如山林之士。太后所赐及王公所遗野服器玩,攸绪皆置之不用,尘埃凝积。买田使奴耕种,与民无异”。 武则天曾遣“其兄攸宣敦谕,卒不起”。皇后才惊异于他的作为。
  攸绪经常往来于龙门、少室山之间。冬天躲在茅屋里,夏天住在石室中。朝廷所赐的金锅银碗,衣服,王公大臣所赠的鹿裘,白蚊账,杯盘等,都沾满了灰尘,而不使用。他在嵩山下买了田地,让家奴在其中劳作,自己混迹于百姓中。晚年的攸绪肌肉消瘦,眼瞳中有紫气,白天能看见星星.
    神龙元年(705年)正月,唐中宗复位。中宗降封武攸绪为巢国公,派国子司业杜慎盈带着诏书用安车召见他。史书上描述武攸绪入朝:皇帝敕礼官于两仪殿给武设了座位.想依照帝王问道的礼节,让武攸绪身穿隐士衣服参见,既不用称呼自己的姓名,也不用行跪拜之礼.武攸绪到达后,小步快走,站立在群臣的行列中,再拜之礼后退去.唐中宗对武攸绪多次加以赏赐.他都辞让不受,宗室权贵前来拜谒,问候时,除了与他们问寒问暖之外,不再多说一句话.
    后来武攸绪苦苦祈求回嵩山,诏书说可以.安乐公主出嫁,又派通事舍人李邈以玺书迎接他.武攸绪再次还山时,朝廷百官因从前看惯武后族人骄横的样子,不由得由衷敬佩起这位”富贵不能移,贫贱不能移”的老先生.于是中书,门下,学士,朝官五品以上的,都于长安城东为他饯行.
    不久,中宗驾崩,韦后因宫廷争权之战失败,韦氏族人被诛杀,武后的族人也连带殃及,因为武攸绪采取与世无争的态度,因而没有受牵连。唐睿宗李旦继位,特别下敕书褒奖,说他“久厌簪绂.早暮林泉,守道不回,见几而作,兴言高尚,有足嘉称。”睿宗又召拜他为太子宾客,武没有听召。谯王重福作乱,攸绪因被人诬陷而受牵连。张说将他安置在庐山.中书令姚元崇启奏朝廷:”攸绪在武后时没有出来 ,现今州县官员逼他现身,各方人士都感到惊诧.愿皇上下诏赐还他嵩山旧居,命令州县加以慰问。”唐玄宗李隆基就下诏,对隐居的武攸绪“令州县数加存问,不令外人侵扰。”开元十一年,武攸绪卒。
        据考证,武攸绪故居有三处,一在挡阳山,二在石道白鹤观,三在白鹤观东武家沟。嵩山挡阳山上有祖师庙,石道白鹤观供奉有祖师,当地群众传所敬祖师是唐代王子武攸绪。武家沟东有武攸绪墓。中华武姓以武攸绪为荣,武姓宗祠通用联云:“嵩山高隐;练湖著名”。上联典指唐·武攸绪言弃官隐于嵩山之阳。下联典指宋·武允蹈自号“练湖居士”,著有《练湖诗集》。“苦吟精著练湖集;诚心饱领嵩岭霞”。上联典指宋代诗人武允蹈,字德由,自号练湖居士,高安人。两贡于乡,刻意苦吟,每一联出,辄脍炙人口,有《练湖集》。下联典指唐代隐士武攸绪,武后兄子,恬淡寡欲,武后秉政,攸绪求去官隐于嵩山之阳,与民无异。武攸绪五世孙武元衡(公元758年―公元815年),唐代诗人、政治家(宰相),字伯苍。建中四年,登进士第,累辟使府,至监察御史,后改华原县令。德宗知其才,召授比部员外郎。岁内,三迁至右司郎中,寻擢御史中丞。顺宗立,罢为右庶子。宪宗即位,复前官,进户部侍郎。元和二年,拜门下侍郎平章事,寻出为剑南节度使。元和八年,征还秉政,早朝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遣刺客刺死。赠司徒,谥忠愍。《临淮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12 23:55:51 | 显示全部楼层
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17 09:59: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明朝陆柬《嵩岳志》傅梅《嵩书》到清朝叶封《嵩山志》景日昣《说嵩》皆言武攸绪“市田颍阳,使家奴杂作,自混于民”。武攸绪乃是长期隐居于颍阳的,怎么现在咋就又隐居石道了啦?考证翔实再说,不要以讹传讹,混淆视听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17 13:05:23 | 显示全部楼层
清如许 发表于 2015-7-17 09:59
从明朝陆柬《嵩岳志》傅梅《嵩书》到清朝叶封《嵩山志》景日昣《说嵩》皆言武攸绪“市田颍阳,使家奴杂作, ...

呵呵,这个看法不一致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25 10:58:33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祝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28 17:33: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19 21: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站点统计|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郑州论坛

GMT+8, 2025-4-20 06:43 , Processed in 0.02598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