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758|回复: 1

文明创建工作标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6 15:35: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文明单位标准
        (一)领导班子坚强有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伟大旗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团结协作,作风民主,开拓创新,勤政廉政,以身作则,在群众中威信高。创建活动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有领导机构,有工作队伍,有经费保证,有完整档案资料。创建活动计划周密、目标明确、措施具体、责任落实。
        (二)业务工作实绩显著。积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改革进取,科学决策,依法经营,严格管理,工作效率高,服务质量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稳步提高,主要经济效益指标或业务综合指标达到全省或全国同行业先进水平。
        (三)创建活动扎实有效。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不断提高干部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围绕生产经营和业务工作,坚持开展创建文明处(科)室、文明班组、文明家庭、文明楼院、文明职工、青年文明号等多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开展各种道德实践活动,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有文体活动阵地,群众文体活动丰富多彩。创建氛围浓厚,创建档案齐全。热心支持社会公益事业,积极参加当地文明创建活动。计划生育工作好。坚持办实事好事,工作条件逐步改善,服务设施逐步配套,群众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四)管理规章制度健全。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具体明 确、便于操作、易于考核的工作规范。综合运用各种现代科学管理手段,保证各项工作秩序井然、高效运行。监督保障措施完善,职责明确,纪律严明,奖惩分明,单位社会信誉高,群众反映好。
        (五)环境面貌整洁优美。单位规划建设科学合理,办公、生产、生活区环境整洁,绿化美化,环保制度健全、措施落实,环境污染控制等指标达到本省先进水平。
        (六)治安秩序状况良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落实,治安防范网络健全,民主法制教育经常化、制度化,单位内部治安状况良好,安全生产落实。无重大案件、重大事故、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无法轮功等邪教活动,员工中无严重违法违纪案件。
        (二)、文明行业标准
        一、领导班子坚强有力。行业内各级领导班子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完成市委、市政府和市文明委布置的有关重点工作;深入开展“团结、廉洁、高效、开拓”好班子争创活动,团结协作,作风正派,清正廉洁,充分发挥核心表率作用;坚持“一把手抓两手,一班人两手抓”,创建意识强,党政工团群策群力,齐抓共管;创建工作有目标、有计划、有要求、有措施,切实做到组织、制度、活动、经费四落实;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建立健全各项民主管理制度,关心职工生产生活,促进党群、干群关系和谐。
        二、行业管理科学有效。严格依法进行行业管理,积极引进先进管理理念,不断推行现代化的行业管理标准,认真履行安全生产工作职责,提升行业科学管理水平;建立行业优质规范服务监测体系,文明行业创建考核和奖惩制度落实,定期测评并公布结果;建立全行业统一受理的服务、咨询、投诉热线电话和电子信箱,畅通投诉渠道,形成有效的社会监督制度,投诉处理办结率达95%以上;窗口单位、服务场所环境整洁优美、设施完好、功能齐全、方便群众;有体现行业特色、展示形象的行业标识;扎实开展纠风和专项治理工作,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转变行业作风,提高服务质量,行业作风建设年度评议满意率达90%以上。
        三、行业文化特色鲜明。加强行业文化建设,积极培育具有时代特征、行业特色的行业文化和行业精神,员工对文明知识和行业精神知晓率达90%以上;积极开展“学习型、创新型组织”创建活动,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活动、有考核,员工学校普及率和员工教育培训率达100%;广泛宣传普及社会主义荣辱观,深入开展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市民文明公约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教育,干部职工知晓率达90%以上;丰富干部职工的文化生活,积极开展内容多样、形式新颖、健康向上的各类文化体育活动,有文体活动团队和特色品牌;大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积极争创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
        四、综合效益显著增强。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发展质量、速度、效益的统一,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全国、全省同行业中领先;推动科技和管理创新,增强行业综合竞争力。窗口服务部门大力推进服务标准化战略,积极争创省、市优质服务品牌,拥有1个以上代表行业特色和先进水平的服务品牌或业务成果;行政执法部门依法行政,创新公共服务,积极推出创新服务项目,不断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益,提高行政效能和执法水平,杜绝“不作为”、“慢作为”和“乱作为”现象。发挥行业优势,增加服务项目,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行业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
        五、行业服务诚信规范。广泛开展“共铸诚信”主题教育,诚信建设要求纳入行业服务标准和行为规范,经常开展集中性的诚信主题教育和实践活动,在经济社会活动中遵守法律法规,兑现承诺,严守契约;指导基层各单位积极开展文明单位创建和其他各类创建活动,全面推行社会服务承诺制、行政执法公示制、生产经营信誉制,树立依法办事、诚实守信的良好形象;深入开展优质服务竞赛,积极向社会推出便民利民的服务举措;持续推进“阳光工程”,各基层单位特别是直接面向群众和社会的基层所、站、店、场等“窗口”,公开服务承诺,公开办事程序,公开办事结果,服务对象的投诉率在3%以下,群众满意率达90%以上。
        六、社会责任充分体现。大力开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机关、单位创建活动,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循环利用;积极参与各类社会公益活动,每年组织参与大型社会公益活动不少于2次;大力加强道德实践,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有稳定的道德实践和志愿服务基地,有组织地引导和发动员工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加入注册志愿者队伍,注册率达员工总数的20%以上;深入开展“文明单位结对帮扶”、“慈善一日捐”、“文明交通行动计划”、无偿献血以及城乡结对、社区共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等活动,积极参与文明城市、文明城区、文明社区、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共同营造和谐氛围。
        (三)、文明村镇标准
        1、领导班子坚强有力。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健全各项组织制度、工作制度、学习制度。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自觉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摆上重要位置,坚持长抓不懈。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廉洁奉公,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积极推广邓州“四议两公开”(4+2)工作法,民主管理,科学决策,执政为民,在群众中威信高,干群关系融洽和谐。
        2、思想道德风尚良好。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积极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宣传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积极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深入进行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核心内容的思想道德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广泛宣传“二十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使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完善和推行村规民约,发挥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赌协会等群众自治组织的作用,倡导良好道德风尚。突出抓好诚信建设,没有坑农、害农等不诚信现象。认真抓好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三理”教育深入开展,建立了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
        3、创建工作扎实有效。制定切实可行的创建文明村镇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明确奋斗目标、具体措施、职责任务和考核办法;建立健全运转有序的工作机制,确保组织领导、人员机构、资金投入、管理协调、监督激励“五到位”;精心设计、周密组织,深化“三进三争”活动,广泛开展文明户、文明村、文明乡(镇)、联片共建活动,广泛开展和谐村镇、和谐村组、和谐家庭创建活动,引导群众在参与活动中获得实惠、受到教育、得到提高。
        4、社会服务优质规范。党政机关、党员干部转变服务作风,强化服务意识,广泛发扬民主,真心实意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谋利益,群众满意率较高。各个行业基层站所、各种服务窗口恪守职业道德,健全规章制度,加强监督管理,规范行业行为,增加便民措施,改善服务质量和服务环境,自觉抵制各种行业不正之风。建立完善的农村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和农村社会救助体系,促进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改善。
        5、科教文卫体稳步发展。坚持开展科普活动,大力推广致富实用科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拓展致富信息渠道。尊师重教,积极发展教育事业,九年制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100%,无青壮年文盲。健全卫生保健网络,建立新型合作医疗体系,落实卫生防疫措施,提高群众健康素质。深入扎实地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计划生育率100%。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扫除陈规陋习,反对迷信愚昧。坚持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健康向上。不断完善文化、体育设施,以先进文化占领和巩固思想文化阵地。
        6、社会治安秩序安定。民主法制教育经常化、制度化,干部群众法纪观念强,自觉遵纪守法,并积极同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农民的公民权益得到有效保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落实,乡(镇)村治安防范网络健全,治安形势平稳,群众有安全感。领导干部无严重违法违纪案件,乡(镇)、村无恶性刑事案件、严重经济案件、重大治安案件,无重大责任事故,无拐卖妇女儿童现象,无黑恶势力和“黄赌毒”丑恶现象,无非法宗教和邪教活动。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
        7、环境面貌整洁优美。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并严格实施村镇建设总体规划,科学合法用地,村镇建设布局合理、环境良好、美观舒适。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公用设施逐步配套。治理整顿脏、乱、差现象,搞好净化、绿化、美化,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保护环境,辖区内工业企业污染物全部达标排放,无污染事故发生。环境保护知识普及,环境质量达到国家标准。珍惜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平衡,无滥垦、滥伐、滥采、滥挖现象,无捕杀、销售和食用珍稀野生动物现象,无破坏生态事件。
        8、基层民主健全有效。扩大基层民主,保障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乡镇人大代表依法直接选举产生,乡镇人民代表大会的各项职权充分落实,乡镇人民政府依法施政,政务公开全面推行,乡村关系协调。村委会成员依法选举产生,村党支部与村委会关系融洽。村民会议制度完善,重大事项实行民族决策;村务管理制度健全、规范有序;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实现制度化、规范化。
        9、农村经济发展壮大。积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深化改革,调整产业结构,加大科技投入,改善生产条件,规范经营行为,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增强集体经济组织为农民服务的功能,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稳定增长,农民收入逐年增加,主要经济指标居本市领先水平。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尊重和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采取切实措施,解决病残孤寡农民生产生活中的困难。
        (四)文明社区标准
        (1)社区组织健全有力
        1、社区各种组织健全。群众自治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2、社区内有一支能适应工作要求的专(兼)职创建文明社区工作队伍。有完善的创建规划或方案。检查、评比、验收创建工作形成制度,正常开展活动。
        3、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社区内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好。
        (2)社区环境整洁优美
        1、社区内主次干道畅通,路面平整,人行道板完好。街巷、楼院及各种公共设施整洁卫生。沿街建筑外观保持整洁美观,临街阳台窗口无搭建和堆放杂物。户外广告及宣传设施内容健康、外形美观。
        2、绿化布局合理,社区内有绿地,主要区域有建筑小品。主要街道两侧根据需要和可能,设置透绿或花坛草坪,无占绿、毁绿现象。
        3、居民住宅区无乱停乱放、乱搭乱建、乱摆乱占、乱贴乱挂现象。居民住宅干净整洁,公用部位整洁达标率达90%以上,居民群众对卫生状况有较高的满意率。
        4、环卫设施齐全完好,公厕、垃圾箱有专人管理并保持清洁。社区内无积存垃圾,无粪便冒溢,三废(废水、废气、废渣)和噪声危害基本清除,污染源处理率达100%。
        5、社区内供水、供电、供气等设施设备达到原设计指标,不随意改变用途,完好率达95%以上。区域内不乱设各类贸易点,做到管理规范,整洁美观。
        (3)社区服务优质高效
        1、社区服务网络布局合理,居民生活设施齐全,便民、利民措施完善。居民生活必需的水、电、气、暖、房屋维修和急病号送医院等便民服务及时周全;因地制宜办好托儿所、养老院、社区服务中心等,多渠道解决下岗、待业人员的就业问题。
        2、关心孤寡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开展各种形式的“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在生活上给予帮助。
        3、建立为民服务志愿者队伍,积极开展社区志愿者活动,对居民提供低偿或无偿服务。
        (4)社区治安稳定有序
        1、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落实,防范制度和群防群治组织网络健全,专兼职的社会治安联防队伍人员落实,值班、巡逻人员到位,居民群众有安全感。
        2、积极开展法制教育和安全防范教育,增强群众的法律意识和“四防”能力。
        3、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有力,各类帮教小组正常开展活动。社区内公共场所治安秩序良好,无“黄、赌、毒”,无重大刑事案件。
        4、民事纠纷调解组织健全,积极疏导化解各种予盾纠纷,邻里关系和睦,有效防止因民事纠纷激化而酿成的恶性事件发生。
        5、消防设施齐全,制度措施落实,能及时消除各种隐患漏洞,无重大火灾事故发生。
        6、外来人口管理机制健全。流动人口的居住登记率达到100%。
        (5)社区教育深入普及
        1、社区内建有文明市民学校等教育阵地,并能充分发挥作用。
        2、社区内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教育网络。能够运用多种形式丰富中小学生课余生活,保障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3、广泛深入地开展市民素质教育和外来务工人员教育,不断提高市民和外来务工人员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
        4、文明家庭、文明楼院、文明小区等系列创建活动深入扎实,效果明显。
        (6)社区文化健康活跃
        1、社区内文体活动基础设施良好,有文体活动场所,有一定数量的报刊、图书,有固定美观的阅报栏、宣传标语和板报等。
        2、建立群众文化活动队伍,经常组织居民群众开展丰富多彩、内容健康的文化体育活动,加强家庭文化建设,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3、社区内公共事业单位的文体活动场地能向社区居民开放,形成资源共享的格局。
        4、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开展健康卫生教育,移风易俗,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无计划外生育、无封建迷信活动。
       
        (五)文明楼院标准
1、组织领导有力。楼院主管单位重视创建工作,成立有创建文明楼院活动领导小组,有创建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精心组织实施。落实楼长(院长)负责制,建立有经常性地检查评比制度,坚持奖优罚劣。
2、环境整洁优美。楼院内硬化、绿化、美化到位,管理规范,上下水通畅,无垃圾死角,无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扯乱挂和违规饲养家畜家禽(宠物)现象;楼院、楼道内照明设施齐全、管理到位,楼梯、扶手干净卫生,无乱贴乱画现象。楼房阳台管理规范,无私自改建和乱挂衣物现象;家属楼外观整齐,无墙壁脱落、顶层漏水和乱挂广告现象。
3、居民生活和谐。家庭和睦,计划生育,邻里团结,互帮互助,无封建迷信、聚众赌博、邻里纠纷和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现象;看家护院制度落实,来客登记制度健全,无重大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发生,居民有安全感。
4、文化氛围健康。积极宣传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深入开展文明家庭、五好家庭、好公婆、好媳妇、好妯娌评选活动;楼院内设有活动室,有一定数量的健身器材,经常组织居民开展文体健身活动;有一定数量的公益广告宣传牌和固定广告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5 10:25:13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站点统计|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郑州论坛

GMT+8, 2025-4-21 03:24 , Processed in 0.03393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