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302|回复: 12

康熙王朝的盛世之路(4)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8-22 10:59: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每一个问题都事关皇权威严和大清基业,稍有不当就有灭顶之灾,需要有轻重缓急,慎之又慎。事体繁杂,总要有个一二三四五,攘外必先安内,好,就这么办,先稳定国内,安抚百姓,聚集国力,吃饱饭有气力,才能打仗,才能打大仗,才能打胜仗!
     在这一点上,皇帝是有把握的,因为他太了解汉人了,这是他学习的结果,康熙身上有三种血统、三种文化、三种品格。
     康熙的三种血统,他父亲是满族人,他祖母是蒙古人,他母亲是汉人,所以康熙身上有满洲人、蒙古人、汉族人的三种血统。
   他又受了三种文化的影响,他祖母、他家庭说满语,他的师傅,满族的师傅教给他说满语,学满文,教给他骑射,他的汉族师傅给他讲四书五经,他又受到儒家文化的教育,所以康熙他的文化来说,既受到满洲骑射文化的影响,又受到蒙古草原文化的熏陶,还受到汉族儒家文化影响。
     康熙的学习,虚岁五岁,周岁才四岁,到了上书房学习,每天早上入学,晚上很晚才回来,无论是严寒酷暑,没有一天中断。他自己说,早晚读书年无间日,累得咳血,吐血了,仍然坚持学习。他说每日老师给指定这一段要念120遍,然后要背诵120遍,之后再画一段新的继续背,就这样把《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完全一百二十遍背下来。所以后来康熙对四书随便指出哪一段,一字不差地背下来,这对一个汉族的青少年是不容易的,对一个刚入关不久的满族少年是难能可贵。
    康熙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嗜书好学的帝王。他在出巡途中,深夜乘舟,或居行宫,谈《周易》,看《尚书》,读《左传》,诵《诗经》,赋诗著文,习以为常。直到花甲之年,仍手不释卷。
繁重的学业差点儿压垮了他的身体,他累得咯血,仍然坚持手不释卷。后来不得不发展到需要针灸治疗的地步,以至于多年后康熙皇帝一闻到灸条的艾味还心有余悸。
   “城高千仞卫山川,虎踞龙盘王气全,车马往来云雾里,民生休憩在当前。”他的这首《登高诗》被誉为帝王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22 16: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22 20:25: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22 23:47:18 | 显示全部楼层
跟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23 06:51:32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不错!赞!祝好文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23 19: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嵩颍情 发表于 2015-8-23 06:51
写的不错!赞!祝好文祺

请多多指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24 08: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赐玉嵩山论坛!愿您在这里玩的开心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24 15: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嵩颍情 发表于 2015-8-24 08:23
欢迎赐玉嵩山论坛!愿您在这里玩的开心快乐!

请版主多惠顾  指点江山  传播正能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25 07:50:36 | 显示全部楼层
面朝大海 发表于 2015-8-24 15:16
请版主多惠顾  指点江山  传播正能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25 21:54: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帝王学最重要在:识天下之大势,顺势而为!用天下之贤能,知人善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站点统计|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郑州论坛

GMT+8, 2025-4-21 07:00 , Processed in 0.04602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