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638|回复: 4

牛郎织女”传说发生地之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28 10: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而在浮躁的商业化风潮中,还有多少人会深情的吟唱“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的诗句?“天阶夜色凉如水”时,又有谁还会“ 卧看牵牛织女星”?

铺天盖地的依旧是商家推出的各种派对的噱头。
一个美丽动人的传统节日开始变得面目模糊。

而也许在这样的夜晚,以一种传统的方式,静静的卧听,听秦观的《鹊桥仙》,听牛郎织女的私语,抬头望去,万里星空,星河灿烂,心间的情愫便会一点点滋生。
你便会禁不住轻声念起《迢迢牵牛星》这样传唱千年的诗句

  迢迢牵牛星,


  皎皎河汉女。


  钎钎擢素手,


  扎扎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


  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


  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


  脉脉不得语。

牛郎织女是我国最有名的一个民间传说,是我国人民最早关于星的故事。南北朝时代任昉的《述异记》里有这么一段:“大河之东,有美女丽人,乃天帝之子,机杼女工,年年劳役,织成云雾绢缣之衣,辛苦殊无欢悦,容貌不暇整理,天帝怜其独处,嫁与河西牵牛为妻,自此即废织紝之功,贪欢不归。帝怒,责归河东,一年一度相会。”

这个美丽的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与家喻户晓的《孟姜女》《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成为我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也成为文学、电视、电影、戏曲、绘画、雕塑、音乐、乃至旅游等的创作或创收素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28 10:18:34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认真评审并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首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已基本确定,南阳共有13项,在全省各地市中位列前茅。其中,南阳“牛郎织女传说”最新列入了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名录。 牛郎织女传说是我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这一家喻户晓的千古爱情绝唱,源于远古人民对星象的想象,早在商周之时就已在南阳民间流传,楚汉时期已臻成熟。 今年7月19日,本报刊发《牛郎织女传说源自南阳》,独家首次披露了牛郎织女传说源自南阳。报道刊出当日,即被新华网、人民网、中新网、搜狐网、新浪网、北青网、文化新闻网及深圳晚报、大河报、河南商报、东方今报等数十家媒体转载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此后,政府相关部门、民间组织、热心市民及省内外专家学者纷纷来电来函,表示关注。本报根据专家观点论著、相关文献及出土文物和相关遗迹,又相继推出《三个落脚点再证牛郎织女传说源自南阳》、《牛郎织女传说将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北一学者称:南阳应打造爱情之都》、《“牛郎织女”将上“国家名片”》、《牛郎庄欲打造中国“爱情村”》等数篇报道,使牛郎织女传说源自南阳的报道步步深入。 其间,市文化局和相关部门对报道非常重视。文化部门称,要把牛郎织女故事作为一项文化产业,积极申报省级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年8月,南阳牛郎织女故事流传地的申报工作由市集邮协会具体实施。10月25日,正式向省文化厅递交了申报书。与此同时,牛郎织女传说吸引了省内及香港的投资集团,他们特聘请专家来南阳牛郎庄(隶属宛城区溧河乡詹庄村)进行投资考察。当地政府也积极行动,与闻讯前来考察的省内一投资商达成协议,共同开发牛郎织女传说资源,兴办旅游度假产业。⑤1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项目南阳市:13项1.板头曲(南阳市)2.宛梆(内乡县)3.盘古神话(桐柏县)4.方城石猴(方城县)5.西坪民歌(西峡县)6.罗卷戏(邓州市)7.大调曲子(南阳市新增,原申报为南阳曲艺)8.三弦书(南阳市新增,原申报为南阳曲艺)9.镇平玉雕工艺(镇平县)10.牛郎织女传说(南阳市新增)11.王莽撵刘秀传说(内乡县新增)12.打春牛(原名:内乡县衙春节岁时节令,新增)13.张仲景医圣祭祀(南阳市新增) 再继续看: “2007年8月14日上午,河南南阳市宛城区委宣传部副部长陈少强组织召开了一次办公会议,议题是落实南阳市首届“七夕”文化节的筹备工作。在各方与会者中,溧河乡和詹庄村的负责人颇为引人注目。8月19日是民间流传的牛郎织女相会日,南阳市决定在该日举办首届“七夕”文化节,主会场就设在传说中的“牛郎织女故乡”——溧河乡詹庄村牛郎庄。整个活动由“爱情村”奠基、牛郎织女塑像揭幕和文化演出等内容组成。根据计划,届时由共青团南阳市委主办的南阳鹊桥会,将是一次万人相亲大会,而《南阳日报》组织的由77位市民组成的观光团也将造访牛郎庄,探寻流传千古的爱情传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28 10: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南阳城西二十里牛家庄,有个牛郎姓孙,叫如意……”、“牛郎是南阳县桑林人……”。“牛郎织女”无论是口头传说还是书中记载,都是这样叙述的。 而在南阳城南也有一个“牛郎庄”。这里最大的特点是:自古以来就有一个“牛郎庄”及其相关的“牛郎桥”、“牛屎坑”等,并且相邻的“史洼”又称“织女庄”,至今遗存着“织女庄”的姑娘不嫁“牛郎庄”的风俗,原因是虽然幸福但不长久。 在我们这里,地址尚且存在两个版本, 在广为流传的牛郎织女神话里,有织女洗浴的河流和牛郎田舍边的大山,但在广为论证认可的白河南牛郎庄附近并不具备这些地理因素,我们有足够的底气吗?

毕竟不能以“文化”之名行“逐利”之实,那样不仅劳民伤财,还会演变成一场闹剧。如果连我们自己也没有严肃的学术研究,将文化遗产庸俗化、娱乐化,断章取义,哗众取宠,互相诋毁,那南阳的“牛郎织女传说发源地”之说就更没有前途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28 10: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嵩山老朽 于 2011-9-28 10:22 编辑

牛郎织女歌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7 14:5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站点统计|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郑州论坛

GMT+8, 2025-4-20 23:58 , Processed in 0.02802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