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606|回复: 3

山东周村铜响乐器手工技艺面临绝产中断危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17 09:39: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3日,“金秋齐鲁文化行”走进有“天下第一村”美誉的千年古村周村,记者从此间了解到,有着四百余年传统历史的一项优秀传统民间手工技艺——周村铜响乐器目前已出现年轻技工断档的局面,周村铜响乐器制作的优秀手工工艺面临绝产中断的危险。

     周村的铜响乐器以传统手工工艺打制,工艺精湛,音色纯正,闻名于海内外。铜响乐器手工技艺是中国人民劳动智慧的结晶,在20世纪30年代,与丝绸、烧饼并称周村“三绝” 。目前,周村的铜响乐器现有40多个品种,近百种规格型号,仅锣的品种就有十多个,小至几厘米,大至几十厘米到130多厘米。是京剧和各地方剧种以及民间庙会、游艺扮玩表演舞台上的必备乐器,广泛应用于各种喜事、庆典,成为表达喜庆、热烈气氛的最好道具。

    据了解,清朝时周村的冶铸水平已十分发达。乾隆十五年,周村出现了规模较大的铜器作坊——聚合成。主要产品有锣、铃、钹等,清道光三十年,生产工艺改进。光绪三十一年,又生产出了“光锣”。京剧艺术的产生和流传,进一步推进了铜响器的发展。1915年,聚合成在光锣的基础上创制了“虎音锣”,它能打出横音,浑厚圆润,宛如虎啸,很适合京剧中老生、青衣、花脸戏的伴奏,效果奇佳,一经出现便引起了戏剧界的重视。时“四大名旦”、“四大须生”等京剧名流所在的戏班,都先后来周村购买虎音锣,一度掀起了在京剧舞台上必用周村锣的热潮。

     据鲁东乐器厂负责人蒋义东介绍,近年来,铜响乐器作为传统民族乐器的地位和作用却不断下降。这是因为:一方面,当前市场经济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娱乐方式等产生了巨大影响,现代娱乐、活动方式繁多,使人们很少有时间和精力顾及这项古老的传统民间手工技艺;另一方面,在传统音乐的传承和变迁中,应用空间本已日益狭小,而铜响乐器自身古老传统的特点,导致其在音乐演奏中的作用逐渐下降,已不为人们关注与重视,一些丰富经验的工匠被迫转行另谋出路。同时,作为周村铜响乐器生产的龙头企业——原国营鲁东乐器厂是因企业经营不善破产已十余年,老技工在世无几;现有生产企业周村鲁东乐器厂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资金紧缺,加之技工培养周期太长,目前已出现年轻技工断档的局面,周村铜响乐器制作的优秀手工工艺面临绝产中断的危险。

     据悉,为了挽救这一濒危的传统手工技艺,当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加强对铜响乐器手工技艺的挖掘、保护和传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8 21:38:26 | 显示全部楼层
唉  现在好多传统工艺都已经失传了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8 21:38:3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19 21:40:06 | 显示全部楼层
赞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站点统计|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郑州论坛

GMT+8, 2025-4-20 06:28 , Processed in 0.02465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