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257|回复: 1

什么是郑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4-9 07:3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城市竞争,不进则退。

中国城市格局在经济重心的转移中悄然落地。

北有京津雄众星捧月,一家独大。

东有长三角一超多强,取长补短

南有大湾区三足鼎立,各司其职。

西南成渝两城难舍难分,不分伯仲。

唯有中部城市的竞争尤为激烈。

除了武汉三镇合璧,将大都市的基因延续至此。

中部城市第二把交椅的位置,在郑州,长沙交替领先中度过了20余载。


身后的合肥则虎视眈眈,卧薪尝胆准备随时交接。

中部六省20年的发展中,郑州GDP净增长位于武汉,长沙之后,人口增长位列第一。


身在死亡之组的郑州,几十年间从“郑县”到“国中”华丽蜕变的背后——

是郑州城运的天时与地利!


1

与铁路的不解之缘

郑州的城运其实早在一百年前就已埋下伏笔。

1889一纸奏折送往金銮殿。

两广总督张之洞提出修建京汉铁路(京广铁路前身)。

因开封黄河段地质松软,无法搭建跨河大桥。

郑州阴差阳错间成为幸运儿。

1899年卢汉铁路正式开通。

图源丨全视影像 1903年9月1日,历时三年,黄河上第一座铁桥开始动工。

同年清朝督办铁路大臣盛宣怀以「预筹干路还款、保全支路」为由,呈请清政府建造汴洛铁路(陇海铁路前身)

1909年京汉铁路与郑汴铁路在郑州相遇。

郑州成为中国铁路心脏。由此兴盛。

当轰鸣的火车开往郑县,彼时那些留着辫子的男人,可能做梦也不会想到。

50年后,郑县会凭借这两条铁路秒杀皇城开封,坐上河南的头把交椅。


2

郑州拿下河南省会

时间来到1951年。

河南省级领导机关请求中央政务院批准河南省会迁往郑州。

彼时的郑州基础设施薄弱,无论哪方面都很难和开封相提并论。


但是1938年花园口决堤,黄河之水倾泻而下。

在苏,豫,皖形成了一个大的泛黄区。


被黄河决堤所连累,开封周边环境恶化。

当时人们形容黄泛区里的情形:

“百里不见炊烟起,唯有黄沙扑空来,无径荒草狐兔跑,泽国芦苇蛤蟆鸣。”

加上百年来开封段黄河河床不断淤积,渐渐形成高于城市的地上悬河。

地势低洼的开封,自始至终并没有摆脱水患的威胁。


不过真正让决策者们下定决心的因素是:郑州无法比拟的交通优势。


民国时期,国民政府在南京,津浦线,是当时沟通南北的重要线路。

随着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定都北京。京广线的地位开始凸显。

作为这条铁路的黄金枢纽,郑州顺理成章成为河南省会。

这个一百年前埋下的伏笔终于在1954变成彩蛋。

至此丑小鸭的故事成为现实,属于省会郑州的时代正式到来。


3

苏联模式根植郑州西郊

建国初期,全国百废待兴。

第一个五年计划运应而生,郑州被确定为重点建设城市之一。

在当时特殊的历史背景下,苏联模式成为各个城市学习的范本。

苏联专家为郑州勾画的发展蓝图中。

除了省府行政区。西郊成为最大赢家。


国棉厂在西郊棉纺路路一字排开。

然而好景不长,郑州先后受到大跃进和1960年自然灾害的影响,城市建设大度缩减,基建项目压缩。以至于郑州人口两年间减少18万之多。

文革期间,郑州的城市发展遭到破坏,城市建设混乱。

到1976年文革结束,郑州的人口只有63万人。

成为省会的30年间,郑州的经济始终无法和其他地市拉开差距。


4

中原商战引爆90年代

斗转星移间来到了 90 年代。

1989年那个春季,在亚欧大陆东部,华北平原腹地。

一个叫做“亚细亚”的商场,横空出世。

当时央视黄金时段一句广告语:

“中原之行哪里去?郑州亚细亚!”

在中原大地犹如星星之火,迅速点燃郑州人民的购物热情。

随后,郑州商业大厦在西城高调开业。

1990年,华联商厦开业。

加上之前的紫荆山百货大楼、郑州百货大楼。

郑州商业六巨头正式掀起震惊全国的“中原商战”。

与此同时,决策者在郑州西北画了一个圈。

早期高新区发展并不顺利。

没有高新企业,多是一些小型工厂,以制造业和制药厂为主。

随着郑大,信大,工业大学新校区建成搬迁。

高新区依托科研力量建立大学科技园,高新区才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5

郑东新区破土而出

进入新世纪,中原商战早已偃旗息鼓,昔日的六大巨头纷纷倒下。

但是郑州另一个经济巨头即将登上历史舞台。

早在1990年国务院颁布的“55号令”标志着中国房地产肇始。

但很快深圳,北海出现房地产泡沫。朱镕基总理到海南发现房地产已经失控。遂决定停止银行贷款。

但是到了1998年,通货紧张影响国内经济局势。政府宣布取消福利分房,建立住房供给商品化。

至此房地产市场如同脱缰之马,加速奔跑。

“郑东鬼城”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

而此时,郑州新区的规划无疑对房地产这匹快马加了几鞭。

经过十年的耕耘,曾经的郑州“鬼城”。

再次出现,已是高楼环湖,金融中心。

“国际郑”的称号开始不胫而走。


6

晋升国家中心城市

经过新世纪前十年的高速发展。

彼时的郑州早已看不见昔日郑县的影子。

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郑州的基建也在快速跟进。


13年郑州地铁1号线开通,郑州进入轨交时代。

时至今日,郑州地铁已经开通7条地铁,里程突破200公里。

目前郑州五线共进。预售2025年地铁里程有望突破500公里。

14年郑州三环高架正式通车,城市框架进一步拉大。

21年郑州四环高架正式通车,郑州进入四环时代。

郑州将成为全国第一个落成“米”字形高铁的城市。

回望过去,随着火车为郑州拉来了人口,拉动了经济。

郑州已从中国“铁路心脏”上升为“高铁心脏”。


从2010年郑西高铁开通至今,以郑州为中心的“米”字形高铁网已经开通运营京广、郑徐、郑渝、郑阜、商合杭、郑太高铁。

“米”字的最后一撇——郑济铁路郑濮(阳)段,预计今年上半年开通。

后记:

几十年来,郑州这座城市发展的每一个节点、每一分成绩、每一次跨越,我们每个人都是亲历者、记录者、见证者和推动者。

这一切,都是希望这个城市可以更好一点,离我们的期望更近一点。此外,还有何求?

就像诗人艾青所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4-22 00:03: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是封建奴隶制的无耻法则!君权神授,至高无上,让国与家不分,人权,人道,人义都无,何谈财权!沒有权力制衡,就沒有约束的缰绳!中国古代即有三权分立,左传上说,国有三公而权柄不一!三公而为,不致权力过度一成不变,僵化!可现在西方学习中国古代,而中国却不思改新,非但不学习传统优良文化,也不吸取外来先进机制,在发展中没有道德底线,只有赤裸裸的利益,这当然没有未来与幸福!当你大拆大建,大肆妄为之时,风水,运气,环境,民心,都已丧失,房产不会成为强国的保证和刚性需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站点统计|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郑州论坛

GMT+8, 2025-4-22 06:13 , Processed in 0.03225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