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59|回复: 0

不满情绪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5-29 20:45: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保供困难群体的关键节点  
疫情发生以来,市内外公益机构、爱心企业和个人纷纷发起物资援助,但物资如何精准保供特困群体,实际上存在不少难题。  
有意愿捐赠物资的一家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希望针对特困群体进行捐赠,企业联系了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对方表示,需要企业提供可以送达某几个区、总共可送几个点的信息,该基金会可据此提供申请物资的街道地址,由企业送至街道,但“物资最后送给谁,哪些是特困群体,需要由街道和居委来认定,该基金会和企业方都无法知晓”。  
“这可以理解,”该企业负责人表示,街道居委人手少,不大可能进行细致的物资派送统计和反馈。 
“我们为爱心企业对接援助物资时,也会遇到街道拒收的状况,”某慈善组织负责人告诉记者,一是因为有些基层社区没有力量去及时分发,特别是易腐坏的生鲜果蔬;二是分发信息不透明,致使社区居民时有抱怨不解,个别街道索性少接收,不接收。 
作为掌握特困群体“第一手信息”的街道和居委,实际上是援助物资精准保供的关键节点。  
虹口区曲阳街道副主任肖俊峰告诉记者,在数字化社区建设推动下,街道和居委已经掌握了辖区特困群体的精确信息,包括门牌号码、姓名、具体困难和联系方式等。在浦西封控前,街道第一时间将数据调取出来,并对重大疾病、孕产妇等需要就医的群体进行几轮摸排,据此划分了5类特殊人群,分别制定了紧急预案,发送给居委、志愿者等,以有限的力量集中关注特困群体。  
在掌握底层信息的基础上,曲阳街道通过多方“借力”确保了信息与物资的“双向畅通”。“一是通过‘老伙伴计划’,志愿者保证每天都可与特困群体进行信息沟通;二是通过主动对接上海市慈善基金会、自行寻找和接收区内爱心企业捐赠,以及接收虹口区统一派发物资等形式扩充物资来源,并优先保障特困群体;三是召集辖区内居住的快递小哥组建‘曲顺防疫突击队’保证物资运输‘最后一公里’,社区志愿者保证物资上楼‘最后一百米’。”肖俊峰说。  
对那些没有提前精准掌握辖内困难人群信息的街道社区来说,疫情发生后第一时间组织力量摸排准确信息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长宁区天山河畔花园的居委书记宋键到任仅3个月便赶上了疫情。记者采访中发现,该居委通过在每个楼栋设立1名“信息员”志愿者,不仅完成了困难群体配药等信息摸排工作,同时可时刻与居民保持信息沟通,解答和收集问题,不断改进社区疫中管理方案,实现了7人“管好”5000人。 
信息的公开和畅通也很重要。黄浦区打浦桥街道4月20日发布了一则名为《云南澜沧来的腊肉到底去了哪?》的公众号文章,针对街道居民的质疑,对相关物资的捐赠时间线和发放情况进行公开,同时将疫情以来街道收到的爱心捐赠物资、捐赠方、捐赠去向以表格形式一一列明,供居民自行核对。从而在特困群体援助中,避免了由于信息不透明而可能触发的不满情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站点统计|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郑州论坛

GMT+8, 2025-4-20 04:41 , Processed in 0.02318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