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67|回复: 0

汇聚社会援助力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5-29 20:46: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社会力量在行动  
作为超大城市,上海各区发展状况参差不齐,流动人口变化频繁,一些街道和社区没有来得及提前进行困难群体详尽摸排、制定紧急预案,疫情中一时顾此失彼。  
更多社会化的“信息桥梁”因此架设起来,以帮助对特困群体进行“点对点”援助。
解放日报、上海电视台、澎湃新闻、新民晚报、财联社等上海主流媒体近日纷纷开设24小时市民求助热线,利用媒体优势收集市民求助信息,汇聚社会援助力量。 
财联社搭建的企业爱心对接平台在大量援助平台中具有一定代表性:一方面收集求助信息,一方面对接寻找援助爱心企业,但“由于封控,物流航班和通行证有限,外省市援助物资不易对接,同时受市内派送运力局限,只能对困难社区和养老院等进行集体性援助,鲜少支持满足个人诉求;此外,需要耗费人力对求助信息进行反复甄别”。  
获取有效信息和解决运力问题是社会力量帮助困难群体的两大难点。上海市安徽商会响应上海市工商联号召,集合商会企业力量,在两天内搭建起“徽骆驼”物资急助平台。上海市安徽商会秘书长、徽骆驼统筹助理倪佳丽告诉记者,一方面,在沪安徽籍老乡及其他困难群体可通过平台申请援助;另一方面,商会企业共同解决通行证申请、仓库、志愿者住宿及配送车辆等问题,使来自安徽的援助能够顺利抵沪,并根据求助信息进行点对点市内派送。 
“当前‘徽骆驼’90%都是针对求助个人的精准援助,”倪佳丽解释,平台之所以能高效运转,一是因为商会企业处于不同行业领域,在整个流程设计、平台搭建、信息脱敏、防疫措施、运输配送,乃至后勤保障、回访改进等方面达成了密切配合;二是扁平化管理,包括商会企业领导在内“人人都是志愿者”;三是会对困难群体进行优先援助。  
但她同时指出,由于当前上海多种求助平台的并存,求助者往往会多平台填报申请,一定程度上存在信息重合问题,导致浪费运力等援助资源。
公益慈善组织同样是不可或缺的力量。上海市老年基金会通过其设立在各区代表处的志愿者收集特困群体名单,“名单会详细到姓名、门牌号、电话等,援助企业需自行负责市内运输,送到社区指定地点,再由志愿者根据名单完成最后100米配送。”该基金会办公室副主任包鑫龙告诉记者。 
上海市志愿服务公益基金会专项兰基金主任曹蓝介绍,该基金在全市拥有覆盖面广的志愿者网络,疫情中接收到大量来自特困群体的求助信息,但由于这一群体对援助食物有营养、低糖、烹制便利等特殊要求,“募集适合的援助企业仍是难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站点统计|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郑州论坛

GMT+8, 2025-4-20 04:39 , Processed in 0.02487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