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339|回复: 0

郑州,风投出一个航空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6-22 21:43: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谁都没有想过,郑州曾经也是一个闻名全国的风投靓仔。

2012年,受全球经济不景气影响,世界货航一片萧条。

货运巨头卢森堡航空也未能独善其身,经营吃紧。更雪上加霜的是,不堪亏损的第二大股东卡塔尔航空出售其在该公司的35%股权。

山雨欲来,卢森堡货航已经到了财务危机的悬崖边缘,只好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其他联姻伙伴。

彼时的卢森堡货航虽然少金但是貌美。

欧洲最大的货运航空公司,货运规模在全球航空公司中排名第九,在全球有90个通航点,成了相亲市场的热门人选。

包括俄罗斯伏尔加第聂伯航空公司、中国海航在内的多家航司都对其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但出乎所有人意料,一家来自东方的企业击败多个竞标对手,从卢森堡大公国手中成功收购卢森堡货航35%股权,成为这家货运巨头的第二大股东。

收购者是名不见经传的河南航投,成立才不过一年。

早在竞标开始之前,豫卢双方就传出过绯闻。

为了考察河南方面的实力,卢森堡两次派出代表团到新郑国际机场访问参观。

为了争取这桩亲事,时任河南省副省长赵建才在竞标前夕率代表团访问卢森堡。

然而,竞标并不是简单的爱情买卖。

最终在2.31亿美元真金白银的加持下,才有了后来的双向奔赴。


1


卢森堡驻华大使曾说,打动卢森堡当局的还有河南的航空港的超级构想。

河南对航空港的筹谋已经很久了。

2004年,郑东新区还是一片激情似火的大工地的时候,郑州市政府就批复了初代航空港区总体规划,这也是港区日后的发展雏形。

当时的河南省领导格外重视航空事业。

在那个全国上下都高喊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年代,不沿边不临海的河南琢磨出“民航优先”的发展战略,提出建设航空城。

这一开全国先河的思路似乎有些另类,以航空经济促进经济发展,以对外开放倒逼产业升级。

很多本地人对这一口号嗤之以鼻,毕竟航空二字对于出门主要方式还是摩的的河南群众来说,无异于放卫星一般的天方夜谭。

时间来到2011年4月,民航局长李家祥在贵阳召开全国航空工作会议,准备对国内民航布局进行战略调整。

建国以来,我国的民用航线基本上都是扎堆往北上广聚集,久而久之,空域压力不堪重负。

于是在这次会上,民航局计划在中部地区选择一家机场,分担北上广剥离出的中转和门户机场功能。

与会专家强烈安利了郑州,这样的结果连河南自己人也没有想到。

推荐里说的续航率低,经停率高,这些名词甚至河南有关部门的领导从来都没听说过。

打动民航局专家的还有郑州航空港关于综合交通枢纽的亮眼规划,铁路下穿机场的想法系国内创举。

不久后,新郑国际机场就被民航局盖章认证为全国唯一的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试点。

就这样民航局把发展航空经济的大旗交到了郑州手中,但郑州方面也闹不明白到底啥是航空经济。

于是省市各级领导开始马不停蹄考察全球各大航空都市,寻求发展航空经济的良方。

也是在这个时候,被誉为全球航空经济第一人的约翰·卡萨达开始进入河南人的视野。

受郑州市的邀请,卡萨达从大洋彼岸的美国来到中原旷野的薛店镇,目之所及,除了一座规模不大的机场外,还有一些零星散落的孤立村庄。

但他微微一笑,说从这里看到了美国孟菲斯的影子。

卡萨达对郑州的热情极高,甚至将中国的第一个工作室设在了郑州航院。

此后,他全程参与了郑州航空港的前期谋划、申报、规划及开发建设工作,描绘了一张航空大都市的蓝图。

河南要搞航空经济的消息恰好也传到了郭台铭的耳中,正和河南处于蜜月期的郭老板对此很感兴趣。

经过港区实地考察,他得出郑州完全有条件在新郑机场周边建设航空大都市的结论。

当时,国内有51个城市先后提出发展临空经济区的设想,不乏重庆、成都、西安、武汉、长沙等热门选手。

但偏偏时来天地皆同力的郑州航空港,成为全国首个国家级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

2013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了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发展规划。

对此,省委郭书记寄予厚望。

“郑州航空港做好了,有可能改写中原地区经济在中国版图中长期落后的历史。”



2


郑州航空港早期定位是国际航空物流中心,货运优先,靠物流带动产业集聚。

当各种政策齐齐落地,郑州方面发现还少一个关键环节。

若想要成为国际货运枢纽,前提是拥有一家有基地的货运航空公司,

对于白手起家的河南来说,最现实有效的方法是寻找一家航企搞合资,然后摸着石头过河。

任务就落到了刚刚成立不久的河南航投头上,成为其年度考核指标。

但当时国内货航经营效果着实一般,国外货航又无从下手,河南航投一时间有些一筹莫展。

就在这时,卢森堡货航因财务困境寻找下家的消息传出,故事迎来了转机。

对于河南来说,卢森堡货航是完美的结合对象。

拥有覆盖全球的航线网络,最诱人的是拥有在欧美领先的市场份额及长期稳定的客户基础。

此外,卢森堡货航还拥有先进的航空货运机队、完善的航空物流系统、丰富的航空货运经验、以及一系列高价值货物运输国际资质。

我想要的你都有,这一切都在撩拨着河南投资人的心弦。

为了完成这笔收购,河南航投除了砸下2.31亿美元的收购款之外,还额外提供1500万美元用以补贴初期郑州航线的亏损,展示自己的收购诚意。

于是,多金人又善的河南航投,摇身一变成为这家全球货运大佬的第二大股东。

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则成为卢森堡货航全球第二个枢纽机场及真正的亚太枢纽。

此外,河南航投还享有卢森堡货航执行委员会和监事会的决议拥有否决权,以至于有欧洲媒体炮轰卢森堡货航被趁火打劫。

那几年正是一带一路概念最炙手可热的几年,“空中丝绸之路”也在被决策者构建。

冥冥之中,郑州的优势再一次被顶层设计发现。

卢森堡国家虽小,但位于欧洲腹地,坐拥欧洲法院、欧洲投资银行、欧洲议会等多家欧盟机构。

不仅如此,卢森堡也是全球的金融中心、欧洲的交通枢纽和货运转运中心,是进入欧洲市场的门户。

而河南位于中国腹部,一条从郑州飞往卢森堡的航线,刚好将一个潜力巨大的发展中市场与一个前景广阔的发达市场连接。

于是在2017年,高层在会见卢森堡首相时定调,中方支持建设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

原本河南方面只是希望引进一家航司搞活郑州航空港的货运,但一不小心站在了政策风口。

就这样,郑州航空港依托卢森堡货航,走上了一条向天上要出路的独特发展路径。

这场联姻的合作成效显而易见。

短短十年,卢森堡货航全球排名从第九位升至第五位,净资产扭亏为盈实现5倍增长,河南航投对其投资也实现了5倍的增值回报。

郑卢丝路如今可以覆盖欧美亚三大洲200多个城市,亚太市场作为卢森堡货航重要业务增长点,约占其全球业务量的三分之一。

即便疫情肆虐,也没影响郑州机场的坚挺。

去年,郑州机场全年货邮吞吐量超过60万吨,货运规模首次步入全国六强,跻身和北上广共享荣耀的行列。

郑州航空港则集聚百万人口,实现从机场小镇到航空新城的跨越。


3


前些天,河南省隆重庆祝郑卢丝绸之路建设十周年。

卢森堡副首相特意发来贺信,对河南一直以来的支持表示感谢。

而在关于一带一路的官方叙述里,郑卢丝路已经成为中外合作共赢的示范工程,在过往脱钩断链的形势之下,如此成果更显可贵。

如今的一切机缘,都离不开河南当年对卢森堡货航的放手一搏,而那场赌注的底气就是郑州自身的交通禀赋。

纵观郑州发展征程,最大的发展优势就是交通优势。

从蒸汽时代的铁路枢纽到高铁米字型网络再到航空枢纽,交通一直是郑州的城市发展底色。

回看郑州这些年的针对性政策礼包,从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等等。

短时间内政策集中叠buff,已经说明来自顶层的东风希望郑州把枢纽经济做到极致。

即便是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对于郑州的首要定位也是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

交通枢纽的名头固然没有金融中心、科创中心、制造中心听起来时髦光鲜,但已经是郑州这片土地资源禀赋的极限。

但显然只靠政策加持还远远不够。

就像卡萨达研究过的位于美国田纳西州的孟菲斯。

同河南一样,孟菲斯不沿边不靠海,一个地理位置一般的内陆城市,如今这里却拥有世界上最繁忙的货运机场,是世界知名的航空大都市和世界级物流中心。

赫赫声名的背后,得益于联邦快递入驻和国际货运转运。

虽然十年前郑州就开始对标孟菲斯,但若想真正成为孟菲斯,一个只占35%股权的卢森堡货航还是十分单薄。

在湖北鄂州顺丰机场等追兵来势汹汹的当下,郑州需要拿出引进富士康和卢森堡货航的魄力继续苦练内功,尽快发展自己的多式联运体系。

只有昼夜兼程的人,才能在有限的窗口期内再次坐上这场牌桌,博得一线生机。

郑州论坛免费分类信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站点统计|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郑州论坛

GMT+8, 2025-4-16 12:45 , Processed in 0.04634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