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741|回复: 7

西周青铜器铭文书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23 19:52: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网络问政 于 2011-11-23 19:57 编辑

西周时期的书法遗迹,有甲骨文和青铜器铭文两宗。西周甲骨文字体纤小,大者不过长8毫米,宽5毫米,小者仅1毫米见方,风格接近殷末第五期甲骨文。从目前所见西周甲骨文来看,都是周初之物,不能反映西周的书法全貌。所以,人们讨论西周书法,通常是以青铜器铭文(金文)作为依据。 ‘按考古学的划分,西周处在青铜时代,而青铜大多被王室、贵族用来铸造宗庙的祭器,用于钟鸣鼎食的豪华生活。西周的青铜器,尤其是礼器,器形沉厚庄重,制作精美,饰以想象奇巧、怪异狞厉的动物纹样和布置严谨、变化复杂的几何纹样。繁文褥节的装饰,把器物包装得颇有艺术气质。 文字被纳入青铜器之上,比起用纹样装饰青铜器要晚一些。例如,在河南的夏代文化遗址出土的铜器上,已有简单的纹样却无铭文。铭文充当的角色,与器物的装饰美化大概没有什么关系,所以常常被置于器物的内壁和器盖的背面。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铭文的位置才有了一些变动。《栗书击》(晋)、《国差檐》(齐)、《中山王罄鼎》‘中山)等器的铭文,都堂而皇之地铸刻在器物表面显眼的位置上。这样反常的例子,恐怕也是“礼崩乐坏”的表现吧。 铭文的内容,涉及祭祀、战功、册封赏赐、土-----------
     青铜器铭文,实际上就是我们通常讲的金文、钟鼎文。它的产生和发展与文字的产生发展、青铜器造技术进步、思想文化观念的改变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西周是青铜器铭文书法大发展时期,铭文书法的性质、内容、形式、数量、书体等都有比较大的变化,从结构的“式”和意趣的“势”入手,根据西周铭文书法择要举类,可归纳为以下几类:
   1.端庄凝重。代表作有《大盂鼎铭》(康王)。大盂鼎是西周康王时期著名的青铜器,内壁有铭文达291字,为西周青铜器所少有。
2.姿放瑰异。代表作有《何尊铭》(成王),《复尊铭》(成王),《天之簋铭》(武王)。
3.质朴缜密。代表作有《作册今方铭》(昭王),《利簋铭》(武王)。
4.圆润整饰。代表作有《颂鼎铭》(宣王),《静簋铭》(穆王)。
5.排比装饰。典型作品有《虢季子曰盘铭》(宣王)。
6.荒率姿肆。代表作品是《敬氏盘铭》(后王)后世书法对此铭的书法形态特别钟爱,因为这种奇肆的书作在西周时期格外少见。
7.结构匀称。代表作是《毛公鼎铭》(宣王)。
西周青铜器铭文书发是西周时期书法的杰作,因物书铭,因形布局,大小合适,精细美观,堪称铭文书法之杰作。这不但体现了西周时期的字体特点,同时反映了当时在铸造技术和书法艺术上的高超精湛。极大的丰富了我国古代铭文书法艺术的宝库,填补了西周五篆真迹的空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3 19:58:53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周恭王五祀卫鼎,通高36.5厘米,口径34.3厘米,腹深19.5厘米,重11.5公斤。柱足,折口沿,立耳,腹部下垂而外侈,器腹较浅。口沿下装饰一周雷纹填底的窃曲纹。鼎腹内铸铭文207字,记载了裘卫和邦君厉交易土地的事情,并写明了是恭王五年的事情。1975年陕西岐山董家村窖藏出土,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  。

卫鼎有两件,同坑出土。一件五祀卫鼎,一件九年卫鼎,铭文内容不同,但形制、纹饰、大小基本相同。立耳,直壁,腹较浅,底近平,柱足较细。颈部饰雷纹衬地的变形式兽体卷曲纹。由于长期使用外壁和底部积有厚厚的烟炱。五祀卫鼎内壁铸铭文二百零七字,记载恭王五年正月裘卫和邦君万交易土地的事情,对于研究西周中期社会经济和土地制度有着重要意义。

【铭文】隹(唯)正月初吉庚戌,卫?(以)邦君厉告于丼白(邢伯)、 白(伯)邑父、定白(伯)、白(伯)、白(伯)俗父,曰厉曰:“余执龏(恭)王恤工(恤功),于卲大(昭太)室东逆?(营)二川。”曰:“余舍女(舍汝)田五田。”正廼(乃讯)厉曰:“女(汝贾)田不(否)?”厉廼(乃)许,曰:“余(审贾)田五田。”丼白(邢伯)、白(伯)邑父、定白(伯)、白(伯)、白(伯)俗父廼顜(乃讲)。吏(使)厉誓。廼(乃)令(三)有(司):(司)土邑人、(司)马?人邦、(司)工(附)矩、内史友寺刍,帅(履)裘卫厉田亖(四)田。廼舍(乃舍宇)于氒(厥)邑:氒逆彊眔(厥朔疆逮)厉田、氒(厥)东彊眔?(疆逮散)田,氒(厥)南彊眔?(疆逮散)田,眔(暨)政父田,氒(厥)西彊眔(疆逮)厉田。邦君厉眔(逮)付裘卫田:厉吊(叔)子(夙)、厉有(司申)季、庆癸、(豳表)、(荆)人(敢)、丼(邢)人偈屖。卫小子者逆卿(其飨賸)。卫用乍(作朕)文考宝鼎。卫(其)万年永宝用。隹(唯)王五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3 20:00:04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周青铜器铭文书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3 20:01:13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周青铜器铭文书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25 08:35: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丰富了我国古代铭文书法艺术的宝库,填补了西周五篆真迹的空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7 17:50: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都看不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7 17:50: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19 21:48:23 | 显示全部楼层
赞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站点统计|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郑州论坛

GMT+8, 2025-4-20 06:29 , Processed in 0.02714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