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封名吃荟萃 序 言 孟永瑞 登封市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从大禹建都阳城到周武王祭祀天室(太室),从汉武帝游中岳到武则天封禅嵩山,从周公阳城测景确立天地之中到郭守敬创建观星台,从汉明帝敕建法王寺到魏孝文帝敕建少林寺,从张道陵修道嵩山中峰石室到寇谦之在嵩山改革道教,从二程讲学到耿介兴复嵩阳书院,登封就像汉封将军柏一样一直挺立于华夏大地。如今的登封,更是集世界文化遗产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世界地质公园、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大禹文化之乡等于一身而举世闻名。 嵩山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有专家将其概括为一天(天文)一地(地质)一文(嵩阳书院)一武(少林武术),一佛(少林寺)一道(中岳庙),一男(大禹)一女(武则天),也有人将其归纳为“五岳之尊,中华圣山,天地之中,文明之源”。饮食文化是嵩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少康中兴于登封颍阳,而少康曾任有虞国的庖正,即管理国君饮食的官员。烹饪业祖师伊尹出生于嵩山西部地区,并以烹调来比喻治国道理,最终帮助商汤灭掉了夏朝。而传说因十三武僧救唐王,唐太宗曾驾临登封,当时少林寺住持曾以少林八珍宴宴请。武则天在石淙河大宴群臣,石淙会饮作为登封八大景之一流传至今。焦盖烧饼、油条、杂烩菜等所反映出的人们对卖国贼秦桧的切齿痛恨,使人在津津有味品尝美食的同时,更生发出爱国豪情。而登封西乡的滴流水儿席、东乡的十三花宴席则蕴含着登封独特的饮食文化内涵。 文史资料工作是政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有益当代、惠及后世的文化事业。文史资料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作用独特。从1981年登封县政协成立至今,我们始终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坚持实事求是、存真求实的原则,突出统一战线特色,加强同各界人士的联系,积极开展登封文史资料的征集、整理、研究和出版工作,充分发挥了文史资料“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功能,在扩大爱国统一战线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 为进一步加强登封文史资料工作,今年我们特地聘请了20名文史资料研究员。为保存登封饮食文化资料,丰富嵩山文化内容,编辑好本期文史资料,文史委组织文史资料研究员深入群众,深入民间,向具有丰富烹饪经验的老厨师请教,挖掘、整理了登封的传统风味名吃资料,涉及面食、菜肴、宴席、野菜、传说等方面。随着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饮食文化交汇进程的加快,登封的一些传统小吃如茶糊涂、糖糕、糊煲等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因此,搜集这方面的资料尤其显得迫切和重要。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深刻阐述了新形势下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提出了当前和今后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和政策举措,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五味调和百味香”,我们相信本期文史资料一定能为登封市旅游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一些基础性资料,能为文化登封建设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最后,希望我市文史工作者努力耕耘,不断深入发掘,开拓新的领域,力争使我市文史资料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也希望全市各级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对文史资料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并积极参与,共同推动这项独具特色的文化事业。 由于人员、时间、水平等方面的原因,本期文史资料肯定存在谬误和不实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2011年12月1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