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楼主: 心情寂寞

登封名吃荟萃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8-12 17:48:21 | 显示全部楼层
煎饼   
钟岳
煎饼是中国传统食品之一。是用面粉和玉米粉调成糊状的杂面摊烙而成,多由粗粮制作,也有细面制作,如果用绿豆面制作,吃起来更有味道。煎饼营养价值高,疏松多孔,可厚可薄,便于与其他食品搭配,可在不同场合食用。
相传煎饼是由诸荀亮发明的。据说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初,兵微将寡,常被曹兵追杀,一次被围在两条河之间,锅灶尽失,而将士饥饿困乏,又不能造饭,诸葛亮便让伙夫以水和玉米面为浆,将铜锣置火上,用木棍将米浆摊平,煎出香喷喷的薄饼,将士食后士气大振,杀出重围。
摊制煎饼,多用小麦、小米等为原料。摊制之前,往往先用油擦在鏊子上面擦一遍油,既去掉了鏊子上的杂物,也使得烙熟的煎饼容易与鏊子分离。用舀勺将面糊舀到鏊子上,用筢子沿着鏊子将面糊摊一圈,如此将面糊推开成薄饼。再用筢子反复涂抹,以使面糊分布均匀。煎饼很快就可烙熟,需要及时用铲子沿鏊子边沿把摊好的煎饼抢起揭下。煎饼的大小视鏊子而定,一般直径在半米到80公分之间。摊在鏊子上面糊的多少决定了煎饼的厚度,水平高的人可以摊制出非常薄的煎饼来。摊煎饼非常讲究技术和火候。
煎饼有鸡蛋煎饼、韭菜煎饼、小米煎饼等种类。鸡蛋煎饼是以面粉、鸡蛋为制作主料,以油、葱、盐为配料。先把适量面粉加入水搅拌均匀,再加入鸡蛋、葱花、适量盐继续搅拌直至粘稠状,不能太干,也不能太稀。用勺子将搅拌好的面粉倒到鏊子上,尽量铺开,形成薄薄一层,大火稍微煎一会,并用铲起煎饼四周,等煎饼与鏊子分离后,再翻过来继续煎另外一面。两面煎至金黄,即可食用。
韭菜煎饼的主料是韭菜 鸡蛋,配料有食盐、食用油和调味品。制作时,先把.一小把韭菜洗净、切碎,然后取适量面粉放入碗中,并.打入一只鸡蛋,用筷子将面和鸡蛋搅成面团,再加入水将面团慢慢化成面糊,加入切好的韭菜,放入食盐、十三香搅匀备用。等鏊子烧热后,在鏊子上放少许油并将油摊均匀,再将韭菜鸡蛋面糊倒在鏊子上,一面定型后,翻面煎另外一面。
     小米煎饼是用小米、香葱、香菜、盐、发酵粉等做原料。先将小米洗净,用清水浸泡4个小时,磨成小米浆,加发酵粉发酵;香葱、香菜分别择洗干净,切碎。然后将小米浆加香葱末、香菜末、盐和成糊,放到鏊子上两面煎微黄即可。
     登封东乡一般在二月二时摊煎饼,谓之糊粮囤口,西乡则在九月初九重阳节时吃煎饼。现在登封各大饭店,把煎饼作为一道主食,人们随时可以食用。现在登封还流传有关于煎饼的歇后语,如“朝廷吃煎饼——均(君)摊”、“卖煎饼的赔本——贪(摊)大了”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7 11:52:27 | 显示全部楼层
登封人转 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7 11:5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26 18: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攒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6 23: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面条
                                    
面条是登封的一种传统食品,历史久远,花样繁多,品种多样。考古发现与史料证明,面条起源于中国,已有四千多年的制作食用历史。面条是一种制作简单,食用方便,营养丰富,即可主食又可快餐的健康保健食品。面条一种用小麦、红薯面、豆面等加水和成面团,之后擀制成片再切成面条,或者使用搓、拉、捏等手段,制成条状(或窄或宽,或扁或圆)或小片状,最后经煮、炒、烩、蒸等而做成的一种食品。从原料上有白面条(小麦面)、红薯面条、绿豆面条、白豆面条、黑白包皮面条等,从制作方法上有捞面、囟面、炸酱面、浆面条、截片面条等,后由外地引进登封的面条有烩面、刀削面、拉面、油泼面、热干面等,可谓五花八门。
面条除日常食用外,还有礼俗功能。寿面是指老年人每逢生辰设于宴会最后必吃食品,吃长寿面除寓意长寿外,也代表敬老。小孩出生后送米面也要吃面条,因面条长长的,寓意长命面岁,祝福新生男婴长命百岁。男女双方婚前见面时,也要吃面条,俗称“扯捞”。另外,“冬至疙瘩夏至面,腊八吃顿稠捞饭”,意思是夏至这一天,家家都要吃面条。
登封人常吃的面条,有捞着吃的,也有做成汤面条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黑白包皮面条:又称包皮面,主要流传于登封西乡西乡、君召、石道等到地,原料主要为白面粉和,红薯面粉,配料有食盐、鲜青菜、面条调料、味精等。制做时,先将上白面粉用食盐水搅拌做成实面团,再将红薯面粉用热水和成面团待用。然后将白面团铺开成20厘米圆形,将红薯面团放在白面团中裹住,用大擀杖擀成薄片,然后折叠,用刀切开,呈现出外白内黑。下锅煮熟后配以调料青菜,放入盘中,远看皮白馅黑,晶莹透亮,味道鲜美。?
2、截片:以白面粉为原料,以食盐、青菜、调料等配料。制做时,用食盐水和成实面团,用大擀杖擀成薄片(比平常面条稍厚一点),面皮在擀杖上不展开,用刀把缠在擀杖上的面皮从正中切开,取出擀杖,用刀切成1厘米宽,然后下锅煮,等快熟时,再长上青菜,煮熟可食,即为成截片。截片吃起来很筋道,也可放入炒好的肉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6 23: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3、浆面条
浆面条是登封的一种特色风味,因为它是绿豆浆做成的,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又因它是直接用豆浆做成的面条,不经油烹锅或炮锅,所以喝起来不油腻,很爽口,它的具体做法是:头两天(夏天泡一天)把所需要的绿豆泡软,用豆浆机(过去是用石磨)磨成豆浆,加热发酵到一定程度后备用。用是把发酵的豆浆做成面条,加上黄菜(用白菜叶,上海青、芹菜叶等)配以黄豆、花生米、芥菜、芹菜丁等煮熟后,加佐料,做成小菜,吃着特有风味,心情特别舒畅。过去中岳庙会上,老婆们常用罐盛浆面条到会上去卖,因而也有称罐面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6 23: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4、囟面:先将面条放笼上蒸熟,然后开始炒菜,大多为黄豆芽加青菜,鸡蛋加青菜,或肉加青菜。菜炒好后,与面条搅拌在一起,然后再放笼上蒸10-20分钟,即可食用。过去因做法复杂,又需炒菜,故一般不常食用。20世纪80年代,各学校食堂改善生活时才做囟面,登封一中学生贾让权等将当时流行的《牡丹之歌》改成《囟面之歌》,在一中春节晚会上演出后,在学生中引起了极大反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6 23: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5、臊子面:面条煮熟后,要在碗里浇上臊子,故称臊子面。有鸡蛋炒西红柿的,有青菜炒肉的,有豆腐粉条的,凡是蔬菜皆可炒成臊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6 23: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6、糊汤面:面条下锅后,先勾一点面糊,然后再加一些炒后的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6 23: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7、蔬菜面:即用蔬菜汁和面,做成的面条,登封人很早就有用蔬菜汁和面,以前缺医少药的年代,人们还常用用构叶汁水和面,擀面条的。因构叶面条能治痢疾,所以民间很流行。做构叶面条,是把构叶洗净煮熟,就用煮熟的构叶和煮构叶的水和成面,擀成构叶面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站点统计|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郑州论坛

GMT+8, 2025-4-20 11:56 , Processed in 0.025726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