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1257|回复: 21

嵩山野菜你吃过多少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8 22:52: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嵩山野菜
嵩山野菜长期生长繁衍在嵩山山谷或山麓等自然环境中,有很强的生命力,且具有未受污染的优越性。人们采摘入菜,具有质地新鲜、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的特点。山野菜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含有大量人体需要的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A、B1、B2、C、D、E等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随着人们对生命力强、不需要使用农药化肥的蔬菜的需求,除了像山区、草原等大的无污染生态环境下可食用野生植物资源定义为山野菜,广阔农村过去或者现在仍然野生或种植很少的许多可食用植物也被定义为山野菜,并且后者引种、驯化、栽培更为容易。
野菜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古代不但普通百姓食用,皇帝大臣、达官贵人们也以吃野菜来标榜自己的爱民和清高。,《史记》中已有“藜藿之美”的说法。藿,指豆叶。藜藿经常并称,意为贫贱之菜,唐朝时仍为穷苦人家所食用。姚合《过张邯郸庄》云:“野饭具藜藿,永日亦不饥。”韩《卜隐》云:“世间华美无心问,藜藿充肠苎作衣。”就是中等人家,有时也会烹食藜菜。徐夤《偶吟》:“朝蒸藜藿暮烹葵”,就反映了藜在蔬食中的一席之地。藜性味甘平,宜于作羹。陆龟蒙《复友生书》就曾形容:“案上一杯藜羹,如五鼎七牢馈于左右。”如果在藜羹中加入适量米粒,便可烹制成藜羹糁。陆龟蒙《水国诗》中“归时只得藜羹糁”,便指这种较为粗劣的食物。有史料可查的是大唐皇帝李世民吃过;明朝皇帝朱元璋吃过;清朝雍正皇帝吃过……或许是沾染帝王之气的野菜引起了文化名人的钟情,他们纷纷挥毫对野菜赋诗咏吟,著文撰稿。苏东坡居在《苦菜》一诗序文中就这样说:“吾与过之,终年饱菜,虽梁肉不能及也。”或许是因为生活艰苦,他“煮蔓菁、芦菔、苦荠而食之。”他钟情于“蒌蒿满地芦牙段。正是河豚欲上时。”的春天,因为它可以吃到“蓼茸蒿笋试春盘”新鲜的野菜。对嵩山野菜,我总是百采不烦,百吃不厌。
    野菜的食用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生吃(调食)。已知无毒或具有美味的野菜,例如苦荚菜、小根蒜等,将野菜摘洗干净,用开水烫过后,即可加调味品生吃。这种吃法最好,可以保存野菜中各种营养素。但必须注意野菜有无污染或虫卵寄生,并要选择已有食用经验证明无毒的野菜,以免感染疾病或导致中毒。
    2.直接炒食。已知无毒或无不良口味的野菜,例如刺儿菜、荠菜、野苋菜、扫帚菜、蓄菜、鸭跖草等,将嫩茎、叶摘洗净、切碎后即可炒食做菜。从保存营养素的观点来说,这样的加工方也很理想。
   3.蒸食。蒸食是将野菜(如扫帚苗、白蒿、水菠菜、面条菜等)洗净,拌面、蒸熟、再加熟油、盐、蒜调食;蒸菜馍则将菜与面混合、拌匀,做成馒头或捏成窝窝头,蒸食;做菜包是把野菜如荠菜、马齿苋等。用开水炸或不炸,洗净,切碎,加油、盐调成馅。
    4.凉拌。已知无毒并具有柔嫩组织的野菜,例如马齿苋、巨荚菜等,将野菜用开水烫或煮开三五分钟后,将菜捞出,挤出汁液后,加入调味料凉拌吃。这样的吃法可以除去一些不良的苦涩味,并且对营养素的损失也影响不很大。
    5.煮浸。这是在群众中间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方法,对于一些具有苦涩味并可能具有轻微毒性的野菜都可采用这一办法。例如,败酱、胭脂麻、珍珠菜、水芹、堇菜、酢桨草、龙芽草等,采取嫩茎、叶洗净后,在开水或盐水中煮5-10分钟,然后捞出,在清水中浸泡数小时,并不时换水,浸泡时间随野菜的苦味的大小而定,必要时可以超过24小时。将浸后的野菜捞出后可以炒食。或与主食配合作馒头、窝窝头,或与黄豆掺合作豆酱等。野生植物中含有的苦味和单宁、甙某些毒素如生物碱等,在加热及浸渍过程中均可逐渐消除,因此对一般的野生植物来说,这样的处理方法对毒素的消除,是比较有效的,但另一方面也要防止不必要的过分浸煮,以免营养素(维生素)的大量损失。
    吃野菜最起码要知道所食野菜有毒无毒,不认识的野菜最好不吃。有些野菜含有剧毒,食后轻者闷、胀、吐,重者则会危及生命。还有一些野菜需要经过处理才能吃,比如浸泡以后才能食用,这个一定要注意辨别,弄不清楚,一定要请教有经验的人。苦味野菜性味苦凉,有解毒败火的作用,但过量食用可损伤脾胃。
                       蕨  菜
     蕨菜亦称乌糯,又名龙头菜,属蕨类植物,凤尾蕨科,多年生草本,大山中均有生长。其幼叶可食,称蕨菜。春夏之际,人们就纷纷去山中采集,或自家食用,吃起来,不仅鲜嫩滑爽,而且营养价值很高,每100克鲜品中含蛋白质0.43克,脂肪0.36克,糖类3.6克,有机酸0.45克,并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是一般栽培蔬菜的几倍至十几倍,享有"山菜之王"的美誉。蕨菜味甘性寒入药有解毒、清热、润肠、降气、化痰等功效,经常食用可治疗高血压,头晕失眠,子宫出血,慢性关节炎等症,对流感也有预防作用。
    别看蕨菜生于山野荒地,却被历史上一些文人墨客写进诗篇。李郢《春日题山家》有云:“偶与樵人熟,春残日日来。依岗寻紫蕨,挽树得青梅”;钱起《过孙员外蓝田山居》亦云:“对酒溪霞晚,家人采蕨还”;齐己《寄山中叟》诗:“紫蕨红粳午爨香”;韦庄《西塞山作》诗:“爨动晓烟烹紫蕨”;李德裕《怀山居邀松阳子同作》诗:“饭思食紫蕨”;郑谷的“山蕨止春饥”……尤其是白居易的《放鱼》诗“晓日提竹篮,家童买春蔬。青青芹蕨下,叠卧双白鱼。”说明当时野生蕨菜已经进民间城乡自由贸易市场。
蕨菜吃起来鲜嫩滑爽,素有“山菜之王”的美誉。蕨菜的食法很多,炒、烧、煨、焖都可以。在现代菜谱中,用蕨菜烹调出的名菜有木须蕨菜、海米蕨菜、肉炒蕨菜、脆皮蕨菜等多种。这些菜肴素以色泽红润、质地软嫩、清香味浓而深受食客的青睐。蕨菜叶呈卷曲状时,说明它比较鲜嫩,老了后叶子就会舒展开就不能食用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8 22:54:5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根蒜
  小根菜又名薤白,当地俗称宰蒜,呈不规则卵圆形,表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底部有突起的鳞茎盘。它的茎叶长得很像蒜,也有葱、蒜的味道,在春季采。主要吃法有小根蒜拌豆腐,小根蒜白木耳粥、小根蒜炒鸡蛋也有用它包包子、包饺子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8 22:56:17 | 显示全部楼层
甘菊芽,就是野菊花春天发的嫩芽,虽然到处都有,但是能食用的甘菊芽,却是嵩山所独有,且是在嵩山绕登封市区方圆5公里之内。这一带的甘菊芽叶子的正反两面翠绿,茎干是紫色的,也有叶子和茎干都是绿色的。一般适合凉拌,吃起来微麻中有一丝清凉,甘甜中绕几缕余香。奇怪的是登封市区5公里之外的野菊芽竟苦得出奇,根本无法食用。
      嵩山的甘菊芽不仅吃起来清爽利口,还明目降压、清热败火、解毒消肿、破血抒肝、去风杀虫、咽喉肿痛、抗菌抗病毒抗感染、对眩晕耳鸣、风热感冒、高血压、肺炎、胃肠炎、口疮湿疹都有一定的辅助疗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8 22:56:53 | 显示全部楼层
白蒿又名绵茵陈、绒蒿、松毛艾、田耐里。多年生草本植物,基部木质化,表面黄棕色,具纵条纹,多分枝;幼时全体有褐色丝状毛,成长后近无毛。性味性微寒,味辛、苦,春季幼苗高6~10cm时采收,。
白蒿 清湿热,退黄疸。用于黄疸尿少、湿疮瘙痒、传染性黄疸型肝炎。
    传说华佗给一黄痨病人治病,苦无良药,无法治愈。过了一段时间,华佗发现病人突然好了,急忙问他吃了什么药?他说吃了一种绿茵茵的野草。华佗一看是青蒿,便到地里采集了一些,给其他黄痨病人试服,但试了几次,均无效果。华佗又去问已痊愈的病人吃的是几月的蒿子,他说三月里的。华佗醒悟到,春三月阳气上升,百草发芽,也许三月蒿子有药力。第二年春天,华佗又采集了许多三月间的青蒿,给黄痨病人们服用,果然吃一个好一个,但过了三月青蒿却又没有功效了。为摸清青蒿的药性,第三年,华佗又把根、茎、叶进行分类试验。临床实践证明,只有幼嫩的茎叶可以入药治病,并取名“茵陈”。这就是“华佗三试青蒿草“的传说。
白蒿也是在嵩山最普遍人们采挖得最多的野菜之一,挖白蒿最好的季节是在阴历二月。俗话说:“二月茵陈三月蒿,五六月中当柴烧”。也就是说二月吃白蒿等于吃名药。白蒿对各类妇科疾病十分有益。对防治甲乙肝病也很有效。同时白蒿还能补中解毒、治风寒湿痹、热结黄疸、去滞热、利小便,益肺。久服轻身益气耐老。有“白免食之仙”的说法。用面拌蒸白蒿是我们家乡比较普遍的吃法。吃起来清香可口,味道醇厚。用白蒿烙煎饼吃也是难得的美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8 22:57:49 | 显示全部楼层
马齿菜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对糖尿病有良效。又名马齿菜、马齿草、五方草,一般为红褐色,叶片肥厚,象倒卵形。它含有蛋白质硫氨酸、核黄素、抗坏血酸等营养物质。由于其中含酸类物质比较多,所以吃的时候会觉得稍有些酸味。
  马齿菜的药用功能是清热解毒,凉血止血,能降低血糖浓度、保持血糖恒定,对糖尿病有一定的作用。它的吃法有很多种,焯过之后炒食、凉拌、做馅都可以。如大蒜拌马齿菜、马齿菜炒鸡蛋、马齿菜馅包子、马齿菜烙馍、马齿菜粥等。
食用方法:将马齿菜洗净,粗切几刀,锅内烧沸后放入,用漏勺翻两下,捞出控干水,直到凉了,用大蒜,姜,辣椒末,盐,等捣成蒜泥,加酱油,醋,香油,味精等调好,浇在马齿菜上,搅拌即可食用。马齿苋为什么会列入药名呢?这里面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安史之乱后,各地藩镇割据,拒不向皇帝缴纳赋税。宪宗刚刚即位,西川节度使韦皋病逝,以刘辟为首的将领乘机叛乱,宪宗好不容易才派兵平定,考虑到西川是国家军事重镇,于是决定派宰相武元衡为西川节度使。
  不料武元衡到任后,胫骨上生了个臁疮,反复感染,肌肉腐烂,发热搔痒,脓血淋漓,痛楚呻吟,弄得精神疲倦、食欲减退,尽管他才华出众、忠君爱国,也无法胜任镇抚西川的重大任务。宪宗只好把他调回京都长安,命太医石礞等著名医生调治,但是久治不愈。
  一天,武元衡正在相府坐着,一位新来的厅吏问道:“您一直闷闷不乐,有时又低声呻吟,是否身体欠佳?”武元衡把病况告诉他,小吏听了就说:“下官有一处方,专治多年恶疮,尽管患处红肿热痛,到处发作,不过几次就可痊愈。用新鲜马齿苋一大把,捣烂敷在疮口,每天换药一次就可以了。马齿苋处处田园都有生长,因其叶如马齿而得名,性味酸寒无毒,可供食用,可见药性平和,能够清热解毒、散血消肿,可否一试?”武元衡非常高兴,才用了几次,病就逐渐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8 22:58:06 | 显示全部楼层
荠菜
荠菜又称地菜、田儿菜等,是生长在田头地角的一种野菜。虽说是野菜,却性味甘平,是初春最早可食的野菜,民间有“三月三,荠菜当灵丹”的说法。
  初春的野荠,叶绿鲜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据测定每100克野荠菜中含蛋白质4.2克、脂肪0.32克、糖4.8克,含维生素C4.4毫克以及其他维生素和多种无机盐类,还有多种有机酸,如草酸、酒石酸、苹果酸、氨基苯磺酸、延胡索酸以及黄酮甙、胆碱等,具有清热解毒、降压、止血、兴奋神经、缩短体内凝血时间的功效。
  荠菜所含的胡萝卜素几乎与胡萝卜含量相等。因其含有10多种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所以味道异常鲜美,烹调后能起到调味素的作用。
祖国医学认为,野荠菜味甘性平,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等功效,可治疗痢疾、月经过多、目赤疼痛等症,据说还可用于治疗肾炎、水肿、乳糜尿等症,荠菜中的荠菜酸,能缩短凝血时间,止血作用明显,其提取物可用于各种出血病人(咯血、便血、子宫出血)。现代研究发现,荠菜有类似麦角和催产素的作用,其浸膏对动物离体子宫和肠管均有明显收缩功能。荠菜还有降血压的作用,可防止高血压中风。
在田边地头,经常能看到星星点点的荠菜花。它的食疗作用是凉血止血、补虚健脾、清热利水。春天摘些荠菜的嫩茎叶或越冬芽,焯过后可凉拌、蘸酱、做汤、炒食,荠菜水饺、荠菜馄饨是春天餐桌上不可缺少的美味,另外还可以做成鲜美的荠菜粥。常有“三月三,荠菜煮鸡蛋”之说,俗传吃了可以明目。荠菜鲜香可口、营养丰富,民谚曰:“三月三,荠菜当灵丹。”春食荠菜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传统习俗。《诗经》就有“其甘如荠”的吟咏;辛弃疾也有“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的诗句。
地菜不仅营养丰富,而且还能治疗多种疾病。它不仅是佳肴一碟,更是灵药一方。“荠菜,别名地菜、护生草、鸡心菜,其根、花、籽均能入药。在中药里,荠菜的药用价值非常广泛,被誉为“菜中甘草”。祖国医学认为:荠菜味甘、性凉,归肝、脾、肾经,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等效用。
    荠菜食用方法很多,可拌、可炒、可烩,还可用来做馅或做汤,均色泽诱人、味道鲜美,是一道药食同源的美味佳蔬。在湖南,用荠菜来煮鸡蛋是最常见的一种吃法。每到三月三这天,荠菜便长茎开花,妇女都会采摘来插在发际。因荠菜的谐音是“聚财”,故此,老百姓又根据民间传说,于三月初三这一天,在祭祖的时候,借助祖先的神灵和财气,人们会将新鲜荠菜洗净后捆扎成一小束,放入鸡蛋、红枣、风球,再配两三片生姜,煮上一大锅,全家都吃上一碗,食之既可交发财运,又可防治头痛头昏病,久而久之便形成一种民间特有的食疗习俗。据说可以去风湿、清火,腰腿不痛,而且还可预防春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8 22:58:52 | 显示全部楼层
香椿又名虎目树、虎眼、大眼桐、椿花、香椿头、香椿芽。据测定:每100克椿菜中含蛋白质9.8克,钙、磷、维生素C的含量在蔬菜中均名列前茅。还含脂肪、粗纤维、铁、胡萝卜素、尼克酸以及香椿素,有特殊的芳香气味,食之鲜美可口,耐人品尝。
  香椿的吃法很多,可凉拌、可炒、可煎,还能腌着吃。椿菜还可入药,古医书记载,椿菜性寒,具有涩肠止血、健胃理气、杀虫固精等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椿菜煎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都有明显的抑制和杀菌作用。民间有椿菜治病的验方:椿菜烫后用酱油拌食,能开胃、去气滞;与粳米、麻油制成椿菜粥,可治肠炎、痢疾、痔肿等等。
香椿被称为“树上蔬菜”,是香椿树的嫩芽。每年春季谷雨前后,香椿发的嫩芽可做成各种菜肴。它不仅营养丰富,且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香椿叶厚芽嫩,绿叶红边,犹如玛瑙、翡翠,香味浓郁,营养之丰富远高于其他蔬菜,为宴宾之名贵佳肴。
香椿是时令名品,含香椿素等挥发性芳香族有机物,可健脾开胃,增加食欲。含有维生素E和性激素物质,有抗衰老和补阳滋阴的作用,故有“助孕素”的美称。香椿具有清热利湿、利尿解毒之功效,是辅助治疗肠炎、痢疾、泌尿系统感染的良药。香椿的挥发气味能透过蛔虫的表皮,使蛔虫不能附着在肠壁上而被排出体外,可用治蛔虫病。香椿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胡萝卜素等,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并有润滑肌肤的作用,是保健美容的良好食品。另外,香椿清热解毒,健胃理气,润肤明目,主治疮疡,脱发,目赤,肺热咳嗽等病症。另外,香椿还涩血止痢,祛虫疗癣,具有抗菌消炎,杀虫的作用,可用治蛔虫病、疮癣、疥癞等病。但香椿为发物,多食易诱使痼疾复发,故慢性疾病患者应少食或不食。
  香椿可以做以下多种食品:
    1.香椿炒鸡蛋:香椿250克,鸡蛋5枚。将香椿洗净,下沸水稍焯,捞出切碎;鸡蛋磕入碗内搅匀;油锅烧热,倒入鸡蛋炒至成块,投入香椿炒匀,加入精盐,炒至鸡蛋熟而入味,即可出锅。此食品具有滋阴润燥,泽肤健美的功效。适用于虚劳吐血,目赤,营养不良,白秃等病症。常人食之可增强人体抗病防病能力。
  2.香椿竹笋:鲜净竹笋200克,嫩香椿头500克。竹笋切成块;嫩香椿头洗净切成细末,并用精盐稍腌片刻,去掉水分待用;炒锅烧热放油,先放竹笋略加煸炒,再放香椿末、精盐、鲜汤用旺火收汁,点味精调味,用湿淀粉勾芡,淋上麻油即可起锅装盘。此菜具有清热解毒,利湿化痰的功效。适用于肺热咳嗽,胃热嘈杂以及脾胃湿热内蕴所致的赤白痢疾,小便短赤涩痛等病症。
    3.香椿拌豆腐豆腐5O0克,嫩香椿50克。豆腐切块,放锅中加清水煮沸沥水,切小丁装盘中;将香椿洗净,稍焯,切成碎末,放入碗内,加盐、味精、麻油,拌匀后浇在豆腐上,吃时用筷子拌匀。此食品具有润肤明目,益气和中,生津润燥的功效。适用于心烦口渴,胃脘痞满,目赤,口舌生疮等病症。
  4.煎香椿饼面粉500克,腌香椿头250克,鸡蛋3枚,葱花适量。将香椿切成小段,用水将面粉调成糊,加入鸡蛋、葱花、料酒,和切段香椿拌匀;平锅放油烧热,舀入一大匙面糊摊薄,待一面煎黄后翻煎另一面,两面煎黄即可出锅。本食品具有健胃理气,滋阴润燥,润肤健美的功效。适用于体虚纳差,毛发不荣,四肢倦怠,大便不畅等病症。
  香椿有“树上青菜”之称,民间素有“门前一树椿,春菜不担心”的说法,具有独特香味,营养价值丰富,很适合春末夏初时吃。另外,香椿中含有亚硝酸盐,香椿老叶中含量更高,食用不当会中毒,试验证明,香椿用沸水焯烫1分钟,可去除2/3以上亚硝酸盐,还不影响色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8 23:02:38 | 显示全部楼层
黄花菜
黄花菜又名萱草、忘忧草、金针菜,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苏东坡曾赋诗曰:“萱草虽微花,孤秀能自拨,亭亭乱叶中,一一芳心插”。他所述的“芳心”,就是指母亲的爱心。白居易也有过诗云:“杜康能散闷,萱草解忘忧”。为他晚年的知己刘禹锡屡遭贬谪的身世予以劝慰。据说董必武同志在公差外地时,寄给夫人何连芝四句道:“贻我含笑花,报以忘忧草,莫忧儿女事,常笑偕吾老”,以此劝慰她勿再为家事多忧。
黄花菜含有丰富的营养,据分析,每100g干花中含有人体极易吸收的糖类60%,蛋白质14%脂肪2%,并含有多种维生素和钙、磷、铁、锌等矿物质,除加工成干菜做佳肴外,也可用鲜花炒食或做汤菜、清香色艳,味美可口,因此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很高声誉。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把黄花菜称之为“健脑食品”。
    黄花菜性味甘凉,有止血、消炎、清热、利湿、消食、明目、安神等功效,对 吐血、大便带血、小便不通、失眠、乳汁不下等有疗效,可作为病后和产后调补品。黄花菜含磷丰富,并具有维生素E等延缓衰老成分,具有较佳的健脑抗衰功能,另据研究表明,黄花菜能显著降低血清胆固醇的含量,有利于高血压患者的康复,可作为
高血压患者的保健蔬菜。黄花菜中还含有效成分能抑制癌细胞的生长,丰富的粗纤维能促进大便的排泄,因此可作为防治肠道癌瘤的食品。
“黄花菜,黄花菜,人人吃了人人爱。”黄花菜不仅味道鲜美,而且吃后油而不腻,满口留香,据说它还有“返老还童”的奇效哩!现在,嵩山地区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
     相传宋代时,嵩山南麓有一个古寺峻极中寺,寺前面有一块大石头,大石头缝里长有一株神草,它年年开花,自开自败,从不结果。一天,寺中一个老和尚偶而采来一株黄花,用舌头舔了舔,发觉那味道非常好。尤其叫老和尚惊奇是的:一夜功夫,他摸摸秃头,怎么就长出来寸把长的头发来了,而且自觉那核桃脸上也突然光滑了许多。俗话讲,肉香爱招屎苍蝇。这可一下子招惹了四方财主阔佬,他们一个个垂涎三尺,于是都后脚跟前脚地赶来了。
    说来也怪,神草却从此不再开花了。过了一个夏天又一个夏天,神草仍然茎枯叶黄,半死不活。权贵们急了,他们一边求神拜佛,一边试用各种各样的办法乞求神草生长繁衍,可都不生效。他们气恼了,有的折杆,有的拔叶,有的挖根,好好的一株神草,就这样四分五裂了。
    当地有一个名叫张郎的后生,生性勤劳善良,刚毅正直。一天,他听到神草就要被毁,就急急地单枪匹马前来保护。这自然是寡不敌众,他反倒遭到了恶棍们的一顿毒打哩。傍晚,他拖着个受伤的身子回转家来。心中正闷闷不乐,忽然感觉到脚板底下有什么东西在蠕动。他亮烛一看,哟,原来是约半寸长的神草断根,它吸附着脚掌上的泥巴,长出嫩芽来了!他真欢喜地差点跳了起来,刚要使劲,这才发觉自己周身疼痛难忍。他也顾不得这些,便赶紧将断根植入后园,培土、浇水、施肥。完了,饭也无力做吃,就一头栽倒床上。
    他正要入睡呢,忽听到后园窭窭做响,他怕盗贼闯进园内,急忙起身开窗。咦喂,月色下,分明地看得出眼前金灿灿的一片,好象天空中飘落了一簇簇彩霞。他揉揉眼睛,再定睛看时,却见一位身着翡翠衣裳,头带金色凤冠,柳眉细腰,年轻美貌的女子,从花云中翩翩地走来了。
    张郎张开嘴巴,眼睛眨也不肯眨一下,身子半响动弹不得。这原来是黄花仙姑,私下凡来哩。她久慕张郎,今特地托花为媒。只见她那樱桃小嘴一开一合的:“张郎呀张郎,今天可是多亏你哩。俗话讲,患难之中有深交呗,要不是恩君厚情大有大义,前来古寺守护,我怕真的要粉身碎骨了……”说着,她伸手就要来拉张郎。张郎又慌又急,心儿差点要跳出胸膛了,好一会,他才结结巴巴地吐出一句话:“我、我、我手上可还有泥土呀!”接着只听得是一串银铃般的笑声。张郎摊着双手,痴痴地睁大着眼睛,还以为自己在做梦呢。
    从此之后,也真是福从天降,花好月圆。夫妻间你勤我俭,男耕女织,好不恩爱。不几天连后园里的神草也不知不觉地长出几片条形嫩叶儿来了。张郎娶了一个仙姑和神草再度生长的事很快传遍了嵩山地区。一帮财主阔佬心怀鬼胎,串通和尚同恶相求,焚香禀告玉帝。玉帝恼火极了,依照惯例,在囚禁织女和七仙姑之后,又将黄花仙姑捉拿判罪了。
    张郎失去了亲人,悲痛万分,一夜间,一青青的头发全白了,光滑的脸面布满明蛛丝网了。那黄花仙姑又那离得开张郎呢,分别时,她忙从天上撒了一个背篓和一张字条来,字条上题的是一首诗:
黄花年年来,妻心留尘埃
花开千万朵,恩情深如海
霞本天上物,今落地面来
天地本一家,长恨两分开
黄花入背篓,如妻投夫怀
劝君摘好食,青春又重来
张郎见了题诗和背篓,就像见了亲人,泪水不由得又唰唰地落了下来。从此,他精心培育黄花,不分炎炎烈日,还是雷雨交加。他总是日日夜夜地在地里转来转去,一丝也不得离开。不到两年功夫,那黄花竟开成一大片了:先是绿叶满地,接着抽出千万条茎秆,像箭一般挺立着:接着开出数不尽的针条状的金灿灿的黄花。张郎摘花尝尝,里然提神忘忧,白头发转青了,脸面也红润了,又好像回到了青少年。张郎高兴地把种植黄花的方法广传经庄稼人,让大家共尝甘甜,同葆青春。
    人们说,这黄花一般每到下午四点钟左右,那已长成的花苞便要开放。这可正是黄花仙姑被迫返回天庭的时辰。后来,人们为了表达挽留黄花仙姑的深情,在每天下午四点钟之前就都到地里采摘花苞。这样,采摘适时,便可以使花苞保持粗壮肥厚,花瓣合欢,芬芳长留。人们又说,黄花仙姑的心留在人间,黄花也生长在人间,黄花仙姑没有走。
     据李时珍评述:“黄花菜甘凉无毒,解烦热,清酒疽,利胸隔,安心神……,”既可食用,又可入药,除了干制,还可鲜食。即
是把花摘下煮熟,配上麻油、酱料凉拌,其味特别清新可口。用黄花菜可以做以下多种菜肴。
     主料:干黄花菜50克,水发香菇25克,熟竹笋25克,胡萝卜25克。调料:精盐、味精、料酒、麻油、白糖、湿淀粉、生油、鲜汤。 先将干黄花菜浸入温水中泡软,拣去老梗洗净,沥于水。水发香菇去杂洗净切成丝,将冬笋、胡萝卜洗净切丝。然后炒锅放油,烧至七成热,投入黄花菜和冬笋、香菇、胡萝卜三丝煸炒几下,加入鲜汤、料酒、精盐、白糖、味精、煸炒至沸,用小火焖烧至黄花菜入味,改旺火用湿淀粉勾芡,淋上麻油即可起锅装盘。
     此菜用清热利尿、解毒消肿的黄花菜,配以抗癌、降压、滋补强壮、清热化痰、理气的香菇、冬笋和补脾养胃、行气消食的胡萝卜烹制而成。常可作为肺热咳嗽痰多、湿热壅滞、水道不利的水肿、小便淋痛以及脾胃虚弱、体质不强、饮食不振等病症。
2、 黄花粉丝
     主料:干黄花菜100克,干粉丝100克。调料:盐、味精、料酒、麻油、葱、姜、青蒜、鸡汤、酱油、素油。 先将干黄花用温水泡2小时左右,再用凉水摘洗干净,码整齐,挤干水分,从中间切开放在盘内。干粉丝用开水泡2小时左右,再用凉水洗净,沥干水分,放在盘内。把葱、姜、青蒜切成细末。再烧热炒勺,注入素油,放入葱、姜炒出香味,注入鸡汤、盐、料酒、酱油、黄花、粉丝,烧开移至小火煨,到汤汁干时,投入青蒜未,淋入麻油即可。
     此菜是由黄花菜与淀粉制成的粉条相配而成,具有健胃。止血、安神、利尿的功效。适用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肺结核咯血、小便赤涩、尿血、内痔出血等病症。
      3、黄花炒鸡蛋
     主料:黄花菜250克,鸡蛋5个。调料,精盐、味精、料酒、葱花、姜丝、花生油。先将干黄花菜用清水先洗2遍,再用温水泡2小时左右,发开后摘洗干净,挤干水,码整齐,从中间切段。将鸡蛋打入碗内,加少许精盐、味精、料酒搅拌均匀。然后炒锅注入花生油烧热,把鸡蛋炒熟倒入盘内。勺内留底油,烧热投入葱、姜丝、煸炒熟倒入黄花菜、鸡蛋,加少许料酒、精盐、味精,翻炒均匀盛入盘内即可。
    此菜由黄花菜与滋阴润燥、清热利咽的鸡蛋相配而成,具有清热解毒,滋阴润肺、止血消炎的功效。可为人体提供丰富的营养成分。适用于咽痛、目赤、虚劳吐血、热毒肿痛、痢疾、便血、小便赤涩、营养不良等病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8 23:03:07 | 显示全部楼层
        野韭菜
  野韭菜又名山韭,多在山林、坡地生长,喜温暖、潮湿和稍阴环境。在嵩山的野韭菜有三种即山阳韭、山背韭和羊胡子韭,阳韭在夏季为采菜期,背韭阴历三月之前采,有俗语云“三月韭菜四月草”之说,羊胡子韭不能使用。
野韭菜每百克嫩叶含水分86克,蛋白质3.7克,脂肪0.9克,碳水化合物3克,钙129毫克,磷47毫克,铁5.4毫克,胡萝卜素1.41毫克,维生素B10.03毫克,维生素B20.11毫克,尼克酸0.11毫克,维生素C11毫克。野韭菜性味咸涩寒,《千金·食治》载“宜肾、主大小便数,去烦热”。《本草拾遗》载“生毛发。”外形比人工种植的韭菜更粗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8 23:04:44 | 显示全部楼层
黄花苗
    黄花苗又称蒲公英,它的花粉含有维生素、亚油酸,枝叶中则含胆碱、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婆婆丁的功能是清热解毒,消肿、利尿,具有抗菌的作用,能激发机体的免疫功能,达到利胆和保肝的作用。
  黄花苗焯过后生吃、炒食或做汤都可以,可拌海蜇皮、炒肉丝;还能配着绿茶、甘草、蜂蜜等,调成一杯能够清热解毒、消肿的婆婆丁绿茶。嵩山地区流传有黄花苗的传说。相传少室山有一户人家的小姐忽然得了奶疮,又红又肿,疼得坐立不安。在封建礼教下,羞于开口,不愿让别人知道,一直强忍着。终于被其母发现了,以为她有越轨之事,骂道:“不要脸的东西才害这种见不得人的病,给爹妈丢人啊!”小姐听出母亲话中有话,对自己犯了疑心,又羞又气,可又无法说清。于是心一横,趁夜深人静,独自出走,投少溪河自尽。正巧,少溪河边有一户人家,姓蒲,他的女儿英子见有人投河,即忙跳入河中把小姐救起。问其原由,小姐把患乳疮的事告诉了姑娘,姑娘告诉了老父亲。第二天,蒲老爹从少室山上挖回一种有锯齿长叶、长着白绒球似的野草,熬成药汤,给小姐喝了。过了些日子,小姐的病就好了。 家中父母,听说小姐投河自尽,知道冤屈了女儿,又悔又急,忙派人到处寻找,一直找到少室山下。小姐哭别蒲家父女,给蒲老爹磕了三个头,回家去了。后来小姐叫人把药草栽到花园,为了蒲家父女,就给这种药取名叫“蒲公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站点统计|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郑州论坛

GMT+8, 2025-4-20 10:43 , Processed in 0.03206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