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楼主: 心情寂寞

嵩山野菜你吃过多少种?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8 23:04:57 | 显示全部楼层
柳絮菜
   柳絮菜别名柳实,有凉血止血、解毒消痈之功效。柳絮儿的吃法有很多种。其一:凉拌柳絮儿。做法是将焯透并浸泡好的柳絮儿捞出,挤出水分,淋以香油,放入蒜泥、食盐等,拌匀,即可食用。其二:蒸蒸菜。做法是将浸泡过的柳絮儿拌上面粉,摊在锅里的笼箅上,大火蒸,一会儿的工夫,一股诱人的香气就冒出来了。揭锅后放凉,加入蒜泥、香油、食盐等,就可以享用了。其三:做柳絮儿包子。一般的做法是把肥猪肉炸过油之后剩下的焦油渣,和着柳絮儿剁碎,加入各种调料,蒸出香香的半荤半素包子,又香有耐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8 23:05:10 | 显示全部楼层
地莲皮
地莲皮又名地耳菜、地皮菜、地曲莲、雷公菌等。它富含多种营养成分,且味道清香柔润,含有海味,可食可药,既可炒食又可做汤,为上等佳品。地耳菜目前仍为野生,尚未见进行人工栽培,是一种亟待开发的蔬菜新资源。含多种氨基酸及维生素,具有益气补虚,键脾胃活血的功效,常食用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将地莲皮用温水泡开洗干净,可配鸡蛋素炒,也可以做馅,包饺子或包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8 23:05: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杨槐花
杨槐花富含B族维生素,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并有清热解毒,止血之功效。食用前,先用温水浸泡20分钟,可炒,可蒸,可包饺子等,是以前青黄不接时的一种美味佳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8 23:05:47 | 显示全部楼层
毛妮菜
毛妮菜又称面条菜,一般生长在麦田里,与麦苗同生共长,就像青稞地里总有苦苦菜生长着一样。毛妮菜在旧时为救荒菜。一般在春季采回后洗净下在面条锅里当青菜吃,故称面条菜。说起毛妮菜的传说,还得毛妮和好汉说起。
  很早以前,嵩山东边的山谷大石洞中,住着一位姑娘,名叫“毛妮”。石洞南相隔一个山峰,有个山坡,那里住着一个青年小伙子,名叫“好汉”。当初他们两个都是给财主当奴隶,后来被财主剥削得没有办法,两个人半夜里逃了出来,途中产生了爱情,两个人发誓再也不回财主家。为了怕财主发现,他们一个住南坡,一个住北洞,白天两人上山育“参苗”,夜里二人来峰顶相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勤劳恩爱的行动感动了天神,天神在八月十五日晚上,一剑把山峰劈成个门。月亮就藏在圆门的山后边,等毛妮与好汉相会的时候,银盘似的明月,就从圆门洞里徐徐升起,给他二人照明引路。从那时候起,人们称毛妮住的地方为“毛妮洞”,称好汉住的地方为“好汉坡”,毛妮与好汉育的“参苗”称为“嵩参”,而二人会面劈山的地方,便叫“嵩门待月”。人们为了纪念毛妮就把长在山下的一种正反两面都有白毛的野菜叫毛妮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8 23:07: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木兰头
    木兰头即栾树早春的嫩芽,又叫木栏芽或木栏菜。栾树种子成熟后自然脱落,部分种子发芽后长成小栾树,所以有栾树的地方,就分布着大量的野生栾树种群,栾树芽很象香椿芽,采后其它部位会再长出新芽,采摘野生栾树芽一般不会影响栾树的生长。鲜嫩的栾树芽采后并不能直接食用,一般的做法是先用开水煮一下,在凉水中浸泡3-5天,中间换几次水,浸泡后的木兰芽没有什么苦味、香脆可口,有嚼劲,农家常用的吃法是凉拌,也有肉炒木兰、素炒木兰的,还可以做成包子,烙成菜馍等。
     木兰头传说与花木兰有关。相传当年替父从军的花木兰,带兵征战被困在目前北京的灵山地区,箭尽粮绝,花木兰万分焦急,在山间走来走去,举目望去,山峦相连,不知何时可以闯出大山。忽然,一片片红红的栾树叶出现在花木兰眼前,她顺手摘下一片,放进嘴中,有些淡淡的苦涩,两天后,发现自己没有任何反应,于是,召集将士采摘,并将采摘的栾树叶用开水煮一下,放进泉水中浸泡两日,苦涩的味道去除了,用盐水给将士们拌成凉菜,解救了断粮的将士们,为纪念花木兰,人们将栾树叶称之为“木兰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8 23:07:32 | 显示全部楼层
合欢芽
    合欢芽即合欢树在春季所发的嫩芽,俗称火观芽,又有“马缨花”、“绒花”之称。关于合欢树,还有一个凄美的传说。 这合欢树最早叫苦情树,也不开花。相传,有个秀才寒窗苦读十年,准备进京赶考。临行时,妻子粉扇指着窗前的那棵苦情树对他说:“夫君此去,必能高中。只是京城乱花迷眼,切莫忘了回家的路!”秀才应诺而去,却从此杳无音信。粉扇在家里盼了又盼,等了又等,青丝变白发,也没等回丈夫的身影。在生命尽头即将到来的时候,粉扇拖着病弱的身体,挣扎着来到那株印证她和丈夫誓言的苦情树前,用生命发下重誓:“如果丈夫变心,从今往后,让这苦情开花,夫为叶,我为花,花不老,叶不落,一生不同心,世世夜欢合!”说罢,气绝身亡。第二年,所有的苦情树果真都开了花,粉柔柔的,像一把把小小的扇子挂满了枝头,还带着一股淡淡地香气,只是花期很短,只有一天。而且,从那时开始,所有的叶子居然也是随着花开花谢来晨展暮合。人们为了纪念粉扇的痴情,也就把苦情树改名为合欢树了。
 合欢芽采回后,用开水烫熟后再用凉水泡半个小时,即可炒着吃,也可以做到合欢猪肝瘦肉汤,可以养肝舒肝、解郁安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8 23: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猪毛衣菜,又叫龙须菜。大多生长在田边地垄,叶子细长,针状肉质,用开水焯熟,凉拌,很好吃的。不什么叫龙须菜呢,据说这和乾隆皇帝有关。
    相传清乾隆十五年,乾隆皇帝来游中岳嵩山,这可忙坏了当时的登封知县。乾隆皇帝到达登封后,登封知县从省城开封请来了大厨,盛宴款待当今皇上,飞禽走兽、山珍海味上了几十道,知县大人斟酒挟菜、大献殷勤,可是乾隆皇帝看看这个,瞅瞅那个,却连连摇头。这可急坏了知县大人,慌忙下跪,“陛下,难道这些不合口吗?”乾隆说:“我要吃我没有吃过的菜,你弄的这些菜我在皇宫都吃腻了。”知县大人无奈来到后厨,对厨子们说:“你们做的这些菜,皇上都在皇宫吃腻了,就不会弄点别的什么菜叫皇上尝尝鲜!”厨子们不敢怠慢,急得团团转,绞尽脑汁也想不出皇上没吃过什么菜。这时一位杂役说:“有一种菜,皇上肯定不曾吃过。”厨子忙问什么菜,杂役说:“猪毛衣菜,这种野菜状似猪尾,叶呈针状,碧绿如丝,味道甘美,性凉去火,俺登封人常用这来充饥。”厨子们从来没有做过这种菜,又怕皇上怪罪,谁也不敢做这道菜。杂役说:“我来做,出了事我一人承担。”于是,他到嵩山半山坡揪了几把猪毛衣菜,洗净,在八九十度的清水里焯过,并说:“焯这种菜不能用滚开水,也不能盖锅盖,否则菜就变颜色了。”然后,他把焯过的菜放在冷水里稍浸一下,拧干、加料、装盘,端入大厅。杂役单膝跪地双手送上:“皇上,请品尝小的这道菜。”出于好奇,皇上拿筷子挟菜入口,果然味道非同一般,清凉爽口、脆而不腻,连称“好吃”,问道:“这是什么菜?”杂役答道:“皇上,此菜名叫龙须菜。”王爷说:“好!好!此菜名好,菜也好吃,来人,赏他白银五十两。”从此龙须菜的美名传遍了嵩山南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8 23: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灰灰菜
    灰灰菜又名野灰菜、灰蓼头草、灰条菜等。嵩山地区普遍分布,喜生于田间、地边、路旁、房前屋后等,为藜科一年生草本植物。 灰灰菜幼苗和嫩茎叶可食用,味道鲜美,口感柔嫩,营养丰富。灰灰菜性平,无毒,味甘,和脾、利水、止血、清热、去湿、杀虫、泻火、通便、解毒,可治痢疾、湿疹疮痒、毒虫咬伤、虫疮等。食用灰灰菜能够预防贫血,促进儿童生长发育,对中老年缺钙者也有一定保健功能。另外,全草还含有挥发油、藜碱等特有物质,能够防止消化道寄生虫、消除口臭。因此,灰灰菜是一种老少皆宜的保健食品。
   灰灰菜用沸水焯后,再用清水漂泡,可炒食、凉拌或做汤,也可晾干贮藏。如凉拌,将菜洗净后放入烧开的水中待菜叶发软后捞出,晾凉后挤出多余的水分,再切碎装盘。然后捣少许蒜泥(或切少许蒜末)放在菜的上面,放少许盐,醋,香油拌匀即可。
    灰灰菜是一种含有嘌呤类物质的光感性植物,多食后加之长时间日晒,可以引起急性光毒性炎症,会出现皮肤红肿,周身刺痛,刺痒等症状。因此,食用灰灰菜后应该尽量避免长时间的、强烈的日光照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8 23: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扫帚苗
    扫帚苗又名地肤子、铁扫帚、竹扫帚、独帚等,嫩茎叶可食,嫩茎叶,果实,种子都可入药。茎老后可以做扫帚。嫩茎叶可蒸,炒,凉拌,做汤等。果实味甘,性寒,利小便,清湿热,可治膀胱炎,尿道炎。嫩茎叶称地肤苗,具清热解毒,利尿的功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8 23: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榆钱
榆钱为春榆(白榆)、黑榆(山毛榆)的嫩果,香味甜绵厚实,和槐花一样,登封自古就有食用的习惯。清吴其睿《救荒本草》中载:“榆钱树,采肥嫩榆叶,热水浸润,油盐调食,其榆钱煮靡羹食,甚佳。”榆钱健脾益胃,清热安神,杀虫消肿,止咳化痰。  
    榆钱是榆树的种子,因其外形圆薄如钱币,故而得名,又由于它是“余钱”的谐音,因而就有吃了榆钱可有“余钱”的说法。这里有一则关于榆钱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嵩山脚下的一个小村子里,住着一对善良的农夫,老俩口仅靠着种几亩薄田维持生计,日子过的很苦,但老俩口却非常乐善好施,看到别人有困难总是倾囊相助,是远近闻名的好人。有一天,农夫出去打柴,看到路上躺着一位衣衫褴褛、饿的奄奄一息的老者。农夫即动了侧隐之心,就把老者背回了家,老伴看这位老者快要饿死了,就赶紧把家里仅有的一碗小米煮成稀饭给老者吃,老者吃饱了,有了精神,看了看农夫的家,叹了口气说:“你们日子过得这样苦,还把仅有的一点小米给我吃了,真不知怎样感谢才好”。农妇说:“快别说感谢,天下穷人是一家,家里人不帮助,还有谁能帮呢”。老者听了农妇的话,很受感动,从怀里掏出一粒种子,递给了农妇,说:“这是一棵榆树的种子,把她种到院子里,等到长成大树时,如果遇到困难,需要钱时,就晃一下树,就会落下钱来,切记不要贪心”。说完老者就走了。农夫把这粒种子种到院子里,果然长出一棵树来。老俩口精心地侍候着,浇水、除草、施肥,几年长成了一株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更奇怪的是树上竟结出了一串串的铜钱。虽然有了这棵树,老俩口还是靠种地维持生活,只是遇到非常困难或者帮助别人的时候,才到树下晃下几个铜钱来。这个消息很快传了出来,被村里的一个恶霸地主知道了,他带着打手,气势汹汹的来到农夫家,把农夫赶了出去,霸占了这棵树。老地主来到树下,看着树上结着一串串铜钱,抱着树就晃了起来,树上的铜钱像雨点一样哗哗地落。老地主一边晃树,一边哈哈大笑,一边喊:“我发财了,我发大财了”。老地主从早晨晃到中午,最后老地主和他的打手都被铜钱埋了起来,压死了。从此以后,这棵树就在也不落钱了。而就在当年,天气大旱,地里寸草不生,村民们眼看都要饿死了。村里几个淘气的孩子来到树下玩,看到树上又结出了一串串绿乎乎的东西,孩子们感到好奇,就爬到树上,看到一串串像铜钱一样的绿东西,忍不住摘下几片放到嘴,还微微的有点甜,很好吃,孩子们高兴的告诉了大人。饥饿的村民们纷纷来到树下,吃这种绿东西,奇怪的是人们吃了她以后,就不感到饿,还浑身有劲了。全村人就靠这棵树度过了荒年。后来,村民们为了纪念这棵曾经救活了全村人性命的树,又因为她长的像一串串的钱,就给她起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榆树钱”。
    榆钱的吃法多种多样,可以生吃,可以做蒸菜,也可以煮粥、包饺子、包子,和一般的蔬菜没有什么两样。但是,榆钱不能够直接拿来炒菜,如果想炒着吃的话,就必须先蒸一下,等凉透了再入锅炒。拿煮粥来说,先将葱花或蒜苗炒后加水烧开,用大米或小米煮粥,米将熟时放入洗净的榆钱继续煮5~8分钟,加适量调料即成。榆钱粥吃起来滑润喷香,味美无穷。据说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吃罢榆钱粥后,就留下了“杯盘粉粥春光冷,池馆榆钱夜雨新”的诗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站点统计|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郑州论坛

GMT+8, 2025-4-20 20:20 , Processed in 0.025325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